首页 > 都市重生 > 绝色寡妇让我生不如死 > 第40章 安全第一

第40章 安全第一(2/2)

目录

伸出手:“各位专家,辛苦了辛苦了!一路过来还顺利吧?我是苏景明,负责九洞天和七小河的项目,欢迎大家来黔西北!”

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教授,戴着一副金边眼镜。

目光睿智,握住苏景明的手时,力道很大,带着老辈人的爽朗。

“苏总年轻有为啊!我是省地质院的刘建邦,早就听江局长提起你,说你为了家乡的项目,跑前跑后,不容易!

我们院里把最精干的队伍都带来了,有搞地质勘察的,有搞水文研究的。

还有搞生态保护的,就是想把九洞天的情况摸清楚,给你出个靠谱的规划方案!”

“那太感谢刘教授了!有你们在,我心里就有底了!”苏景明笑着说,又给刘教授介绍杨老黑。

“这是杨老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这山里的情况比谁都熟,一会儿勘察的时候,让他给你们带路。”

杨老黑连忙上前,憨厚地笑了笑:“刘教授好,各位专家好!你们要是想知道哪块山有石头,哪条沟有水,都问我,我闭着眼睛都能说清楚!”

刘教授被他逗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你这个‘活地图’在,我们就省不少事了!”

寒暄过后,众人陆续上车,前往九洞天景区入口。

路上,苏景明和刘教授并排坐在皮卡车的后排,很快就进入了专业层面的交流。

苏景明从包里拿出笔记本,把昨晚整理的疑问一一提出来。

“刘教授,我看图纸上标注,九洞天的三号溶洞顶部有个岩层断层,咱们修栈道的时候,会不会有坍塌的风险?

还有地下河的流量,会不会受季节影响,夏天暴雨的时候,会不会涨水把步道淹了?”

刘教授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张地质图。

指着上面的线条说:“苏总考虑得很周全!三号溶洞的断层确实是个隐患,不过我们这次带了地质雷达。

能探测到断层的具体深度和稳定性,到时候可以用锚杆加固,再加上混凝土浇筑的防护层,应该没问题。

至于地下河,夏天暴雨时确实会涨水,但涨幅不会太大,咱们可以把步道修得高一点,再设置排水系统,应该能应对。”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关于钟乳石的保护,我建议你们别在溶洞里装太多灯,尤其是强光灯,会加速钟乳石的风化。

可以用冷光源的小灯,装在隐蔽的地方,既能照亮步道,又不影响钟乳石。

另外,游客的数量也要控制,太多人进去,呼出的二氧化碳多了,也会对溶洞环境有影响。”

苏景明连忙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字迹工整:“好!我记下来了!回头就跟设计团队说,让他们调整方案。

还有,咱们这次勘察,大概需要多久能出报告?我想尽快把栈道的施工方案定下来,早点开工,乡亲们都等着呢。”

“快的话,一周就能出初步报告,详细的报告大概需要半个月。”刘教授说。

“我们这次会用三维激光扫描,把溶洞的内部结构扫得清清楚楚,到时候给你们出个三维模型,设计起来也方便。”

车窗外,雾气终于彻底散开,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苍翠的山峦上,给树叶镀上了一层金边。

皮卡车沿着新开辟的简易道路缓慢行驶,发动机的轰鸣声惊起了林间的飞鸟,鸟儿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的天空。

苏景明专注地听着刘教授的讲解,时不时点头,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

他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屏幕朝下放在座位上,仿佛彻底隔绝了外界那些因他而起的金融暗涌和猜测打探。

此刻,他的世界里,只有这片莽莽苍苍的群山,只有身边这些专注的学者。

只有那个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沉睡亿万年的地下秘境。

至于北京和纽约的风浪,似乎都成了风中的玫瑰,随风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