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大汉第一毒 > 第377章 半年之功,王师抵近

第377章 半年之功,王师抵近(2/2)

目录

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

从一个死宅,进化成了一个真正的“基建狂魔”。

“军师。”贾诩骑马来到他身边。

他看着道路两旁欣欣向荣的景象,由衷地感叹道:“昔日秦皇筑长城,被视为暴政。劳役之苦,民怨沸腾,国祚难继。”

贾诩的目光扫过那些正在热火朝天干活的劳工。

“而军师您,役使二十余万众,开山筑路,却深得民心,劳工用命。”

“他们日夜不辍,不辞辛劳,只为军师您所描绘的未来。”

“此等化腐朽为神奇之能,诩,闻所未闻,叹为观止。”贾诩拱手拜道。

“那能一样吗?”沈潇撇撇嘴,不以为然。

“秦皇虽然也为后世着想,可是他的根基并不稳!”

“我这是为了什么?”

“我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我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希望。”

“他们当然拥护我!”沈潇语气坚定。

他心里补充道:“再说了,我这套‘胡萝卜加大棒’的思想改造,可是经过后世无数血泪实践检验的,能不厉害吗?”

贾诩听得一愣一愣的。

“解放生产力”之类的词,他听不懂。

但大概意思,他明白了。

这位军师,总是能用最直白、最功利的方式,抓住人心的根本。

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军师之法,看似霸道,实则行王道。”贾诩再次恭敬地一拜。

“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高,实在是高!”

“行了行了,别给我戴高帽了。”沈潇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他的目光,已经落在了远处。

就在这时,前方的斥候飞马回报。

“报——!”

斥候在望台下急停,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单膝跪地。

“启禀军师!我军前锋已抵达滇池,与太史慈将军所部会师!”

“滇池城已被三面合围!”

“雍闿、高定二人,已成瓮中之鳖!”

“好!”沈潇精神一振。

他催马来到一处高地。

他举起望远镜,向南望去。

只见在地平线的尽头,一片巨大的湖泊,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

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蓝宝石。

湖泊的北岸,一座规模不小的城池,静静地矗立着。

那,便是南中的核心,滇池城。

而在城池的北、东、西三面,汉军的营帐连绵不绝。

旌旗如林,将整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总算到了……”沈潇长舒了一口气。

从成都南下,历时半年多。

行军上千里。

他终于带着大军,打通了益州通往南中腹地的生命线。

兵临叛军最后的老巢。

“传我将令!”沈潇放下望远镜。

他的声音变得冰冷而专注。

“大军就地扎营!”

“三军将士,饱餐三日!”

“同时,派使者入城。”

“告诉城里的人,我沈潇来了。”

他要让城里的雍闿和高定,在最后的绝望中,再煎熬三天。

这半年来,通过太史慈的“放羊”策略和沈潇的基建。

汉军累计缴获了海量的物资和人员。

各类缴获的战马、骡马、牛等牲畜,总计超过三万匹(头)。

各类兵器,包括刀、枪、剑、戟、弓箭等,清点入库者,高达数万件。

军事物资方面,粮草堆积如山,已达百万石之巨,足够大军消耗。

帐篷、衣物等军需,更是储备充足。

财富方面,铜钱数十万贯,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堆满了数个仓库。

人员方面,俘虏总数超过二十万。

其中敌方士兵和将领,经过甄别,一部分编入工兵营,一部分作为劳工。

工匠、知识人才,约有千余人,被安置在卑水大营,从事技术研发和教育工作。

青壮劳力,约十五万,是筑路大军的主力。

老弱妇孺,约五万余人,被妥善安置在新建的聚落中,提供医疗和生活保障,并安排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