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药标辨误(1/1)
药架添标粘枫叶,信笺藏警待明程
济世堂的药柜前,陈建国正帮赵二柱整理草药。之前赵二柱抓药总凭记忆,好几次差点拿错,陈建国便想了个法子——用枫叶做标签,在叶面上写上草药名,贴在药柜抽屉上,既好认,又贴合枫溪的规矩。
“这个是当归,叶子要选宽点的,写名字清楚。”陈建国拿起片红枫叶,用枫枝笔在上面写字,小丫蹲在旁边,帮着把写好的枫叶标签贴在抽屉上,结果贴反了,把“当归”贴到了“川芎”的抽屉上。“小丫,贴反啦!”陈建国笑着把标签撕下来,重新贴好,“你看,当归的叶子像伞,川芎的叶子像羽毛,记住形状就不会错了。”
赵二柱拿着药锄,在旁边翻找草药,突然“哎哟”一声:“俺的黄连呢?昨天还在这儿的,咋不见了?”陈建国帮着找,最后在小丫的布兜里找到了——小丫觉得黄连的颜色像枫叶的茎,偷偷装了几根,想用来画画。“小丫,黄连是药,不能玩,”陈建国把黄连拿出来,放回药柜,“要是有人急着用药,找不到就麻烦了。”
小丫低下头,小声说:“俺错了,以后不偷拿草药了。”赵二柱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小丫也是觉得黄连好看。俺小时候还把甘草当糖吃呢,结果吃多了上火,被师父骂了一顿!”这话逗得小丫笑了,陈建国也跟着笑,刚才的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邻镇的周老三捂着肚子走进来:“二柱,俺的腹泻还没好,再给俺抓点药呗!”赵二柱赶紧给周老三把脉,又开了副药,陈建国在旁边帮忙抓药,见周老三脸色发白,便问:“周大哥,你吃药的时候,有没有吃生冷的东西?比如凉柿子、冰米酒之类的。”
周老三眼神闪烁,含糊道:“没……没有啊,俺一直按你说的,只吃热粥。”陈建国心里起了疑,却没再多问,只是把药包好,叮嘱道:“这次的药要熬够时辰,千万别吃凉的,不然药效就没了。”周老三接过药,匆匆付了钱就走了,连药包掉了个角都没发现。
赵二柱捡起药包,叹了口气:“周老三也是可怜,家里就他一个劳力,要是病不好,冬天可咋过。”陈建国想起李老郎中的信,皱着眉说:“二柱,你师父说邻镇有劣药,咱们得把药柜里的药都检查一遍,别出什么差错。”
两人正检查着,怀表突然亮了。画面里,乐乐正帮林慧收拾老房子,手里拿着爷爷的旧蓑衣:“妈,爷爷的蓑衣上有枫叶印!是不是爷爷以前在枫树林里沾的?”林慧笑着点头:“你爷爷啊,以前总说蓑衣上的枫叶印是枫神给的记号,能保佑他护林平安。”乐乐把蓑衣披在身上,蹦蹦跳跳地说:“那我也穿,保佑爸爸早点回来!”
陈建国看着画面,眼眶有点红。爷爷的蓑衣,曾是他小时候的“玩具”,现在却成了乐乐的“护身符”——原来有些牵挂,真的能跨越代际,把一家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赵二柱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先生,别担心,你爸肯定能感受到乐乐的心意,早点回来的。”
夜幕降临,济世堂的灯亮了起来。陈建国把检查好的草药分类放好,枫叶标签在灯光下泛着暖红。他知道,药柜里的草药要细心守护,身边的人要用心陪伴,而怀表里的牵挂,更要好好珍藏——这些,都是他在枫溪学会的“踏实”,也是他以后回去面对生活的“底气”。
结尾抒情:枫叶标签映药香,怀表旧物忆绵长,原来“守护”从不是刻意的周全——是你贴的标签,能帮人辨清草药;是你藏的警惕,能为乡亲挡住风险;是你记的旧物,能让家人把思念代代相传。这枫溪的药香,早把“过客”的迷茫,酿成了“归人”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