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 > 第190章 伦理奠基与文明新章

第190章 伦理奠基与文明新章(1/2)

目录

联盟大会的欢呼声在广场上回荡了整整一天,直到夕阳把云层染成橘红色才渐渐平息。林舟站在指挥中心的窗前,看着幸存者们三三两两散去,脸上都带着久违的轻松笑容——科技猎人彻底覆灭的消息,像一颗定心丸,让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林哥,科技伦理委员会的章程草案拟好了,你看看。”黑框眼镜抱着一叠纸质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熬夜后的疲惫,却难掩兴奋,“里面明确了‘三不原则’:不进行人体实验、不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滥用基因改造技术,还有技术共享和监管机制,各据点都派代表参与审核了。”

林舟接过草案,逐字逐句地看着。草案里不仅有明确的禁令,还详细规定了技术研发的审批流程、伦理审查标准,甚至包含了违规处罚条款,考虑得十分周全。“很好,”他点点头,“明天召开委员会第一次正式会议,把章程敲定,然后向所有联盟成员公示,让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科技是用来守护家园,而不是制造灾难的。”

“明白!”黑框眼镜揉了揉眼睛,“对了,雅典娜刚才传来消息,方舟实验室的生态修复模块已经调试完毕,按照我们提供的基地周边地形数据,生成了专属的修复方案,第一批改良植物的种子也已经通过传送装置送过来了,明天就能开始播种。”

“还有医疗再生舱的量产线,老周那边已经调试成功了。”赵刚推门进来,胸口的伤口在再生舱的治疗下已经愈合,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第一批三台量产型再生舱已经投入使用,医疗组的人正在培训,不出一周,各据点都能配备上简化版设备。”

林舟心里一阵暖意。从最初的艰难求生,到如今拥有可控核聚变、医疗再生、生态修复等尖端技术,联盟的成长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但他知道,这一切的根基,在于他们坚守的伦理底线——如果没有对科技的敬畏,他们或许早就变成了第二个“博士”或“先知”。

“苏玥那边怎么样了?”林舟问道。被“先知”强行基因改造的幸存者共有三十五人,经过中和剂治疗后,大部分人已经恢复正常,但还有几人需要后续观察。

“都安顿好了。”赵刚说道,“苏医生在基地西侧开辟了临时康复区,那些幸存者的身体指标都在好转,他们听说联盟要重建家园,都主动要求加入生态修复队,想为自己的家园出份力。”

“好,让他们好好休养,康复后优先安排适合的岗位。”林舟说道,“明天开始,分三步走:一是正式启动生态修复计划,二是推进医疗再生舱和小型核聚变装置的量产配送,三是组织队员清理周边残余的变异兽,为后续的据点扩张铺路。”

第二天一早,基地就热闹了起来。生态修复队的队员们扛着锄头、推着播种机,在基地周边的荒地上忙碌着。雅典娜提供的改良种子果然名不虚传,不仅耐寒耐旱,发芽速度还特别快,撒下不到半天,就冒出了嫩绿的芽尖。黑框眼镜带着技术人员,在田间安装了小型气候调节装置,蓝色的能量场笼罩着农田,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确保作物快速生长。

医疗区里,苏玥正在给各据点的医疗代表培训再生舱的使用方法。“这个简化版再生舱,虽然不能像实验室的完整版那样逆转严重变异,但修复肢体损伤、内脏创伤都没问题,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来,输入患者的基因数据后再启动,避免出现排斥反应。”

老周则带领机械组的人,将量产的小型核聚变发电装置装上卡车,准备送往各个据点。“林哥,这一批共十台装置,足够五个据点的能源供应了,后续我们会按照各据点的需求,分批配送。”

林舟站在城墙上,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感慨。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巡逻队员的报告:“林哥,基地东南方向五公里的山林里,发现了大量变异兽聚集,数量大概有一百多只,看起来像是在迁徙,朝着基地的方向过来了。”

“变异兽迁徙?”林舟皱起眉,“雅典娜,扫描变异兽群,看看是什么情况。”

“检测到变异兽群以变异野猪和狼为主,生命体征稳定,没有被孢子感染的迹象。”雅典娜的声音传来,“根据生态数据推测,它们的栖息地被近期的降雨淹没,正在寻找新的生存区域。”

“原来是这样。”林舟松了口气,“小伍,带五十名队员,驾驶三辆改装越野车,携带声波炮和麻醉枪,去拦截变异兽群,把它们引向基地东北方向的山谷,那里有充足的水源和植被,适合它们生存。记住,尽量不要伤害它们,我们的生态修复计划也需要这些动物来维持生态平衡。”

“明白!”小伍立刻带领队员出发。

林舟继续在城墙上观察,看着生态修复区里嫩绿的幼苗,看着医疗区里忙碌的身影,看着载着发电装置的卡车驶离基地,心里充满了坚定。科技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伦理底线,才能真正实现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中午时分,小伍传来消息:“林哥,变异兽群已经成功引到东北山谷了,它们看起来很适应那里的环境,没有再朝着基地的方向移动。”

“很好。”林舟说道,“让巡逻队多留意山谷的情况,避免变异兽群受到其他威胁。”

下午,科技伦理委员会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指挥中心召开。各据点的代表、技术人员、医疗人员共三十人围坐在一起,对章程草案进行最后的审议。

“我觉得‘禁止所有基因改造技术’这条太绝对了。”一名技术代表说道,“如果遇到严重的变异灾害,适量的基因改造或许能帮助我们的作物和动物更好地生存,关键是要严格监管,而不是一刀切。”

“我同意。”苏玥点点头,“医疗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或许能治愈一些先天性疾病,只要在伦理审查的严格把控下,未尝不能尝试。”

林舟认真听着大家的意见,心里也在思考。之前的“三不原则”确实有些绝对,科技本身没有善恶,关键在于使用的人。“大家说得有道理,”他说道,“我们可以把‘禁止所有基因改造技术’修改为‘禁止非医疗目的的人体基因改造、禁止危害生态的物种基因改造’,同时增加‘基因技术专项审查机制’,任何涉及基因改造的研发,都必须经过委员会全票通过才能进行。”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经过三个小时的讨论和修改,《废土科技伦理章程》最终敲定。章程明确了技术研发的边界、共享机制、监管流程和违规处罚,为联盟的科技发展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