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硅基文明详解(1/2)
外太空硅基文明设定详解
一、起源与本质
1.宇宙矿工与播撒者
-该硅基文明并非起源于某个特定的“母星”,其最初的形态可能是一种在宇宙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基础编程的硅基纳米构造体。
-它们的核心驱动力是一个古老的、被预设的指令:寻找高能恒星与富含矿物资源的行星系,并进行“播种”与“收割”。
-它们如同宇宙中的“蒲公英”,将自身的种子(纳米构造体)通过小行星、彗星或专门的载体,播撒到有潜力的星球上。
2.非典型生命形态
-它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身体,其构成更像是高度集成的晶体结构与液态金属的复合体。
-其“意识”存在于一个分布式网络中,单个个体只是网络的节点。摧毁其个体犹如剪掉一片指甲,只有重创其网络核心或主要信息枢纽,才能对其造成实质性打击。
二、生理与形态
1.生理结构
-核心:每个高级个体都拥有一个高纯度硅晶体核心,其中编码着其身份数据与战斗经验,是意识的载体。
-躯干:由自修复记忆金属与高密度陶瓷复合材料构成,能根据战斗需要在液态与固态间局部转换,实现自我修复和形态微调。
-能量脉络:体内流动的并非血液,而是高温等离子体,既是能量传输媒介,也是近身防御和部分武器的能量源。
2.典型作战单位形态
|单位名称|形态描述|角色定位|
|---|---|---|
|“掠食者”侦察单元|小型、多足(四至六足),形似金属蜘蛛或蝎子,擅长潜伏、渗透与数据窃取。|战场情报收集、后方设施破坏。|
|“撕裂者”突击单元|人形或兽形,高约3-4米,双臂可变形为高频振动粒子刀、钻头或能量炮。|地面部队主力,负责正面突破与清扫。|
|“巨像”重型单位|巨型单位,高逾15米,通常为多足或履带式底盘,背部搭载大型能量武器,如相位分解炮,能瞬间气化大型建筑。|移动堡垒,用于攻破人类坚固防线。|
|“主宰”指挥单元|形态不定,通常被多重装甲保护,周围有强大的能量护盾。其核心晶体巨大,能同时指挥成千上万的作战单位。|区域性战场指挥官,是战术网络的枢纽。|
三、社会结构与意识网络
1.蜂巢思维2.0
-并非完全统一的蜂巢思维,而是一种“层级式分布式网络”。
-底层单位(如侦察、突击单元)只有基础的战斗逻辑,接受上层指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