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赐婚(2/2)
复行十余里,李定国踮起脚尖定睛一看,正是昨日所见的佳人,拉了拉宣旨太监栓子。
指着官道旁那块旱田道:“小公公,前方便是那个女子,劳烦小公公了。”
老农看到远处,一群人抬着个明黄色龙形小轿,兴奋的拽了把妻子道:“看,有热闹。”
其妻不耐道:“有啥好看的,还不赶紧种完麦子,明年要饿死咱娘几个是吧?”
老农撇了撇嘴道:“老婆子,不是为夫说你,咱大儿子在军中当差,每月寄一两银子。”
“咱们压根不愁吃,你非要再辛苦种十多亩地,你图啥吗?”
其妻恨铁不成钢道:“咱姑娘嫁妆够了吗?咱家还有两个臭小子,也到了婚配年纪。”
“你这个当爹的,彩礼给他俩备好了吗?真是不惜得说你,你还来劲了是吧?”
村里过来帮工的,也都停下手中活计,看着那浩大的仪仗队,众人都好奇是何事。
就见龙亭停了下来,栓子走前指着那位,身着素衣女子道:“这位姑娘,父母可在此?”
刘父拉着妻子匆匆上前,点头哈腰道:“大人,俺们便是她父母,不知大人有何事?”
栓子点点头,对其父道:“你是何姓氏,不必慌张是好事,如实报来即可。”
老汉紧张的捏着衣角回道:“大人,小人姓刘,她是我发妻王氏,敢问大人有何事?”
栓子转身走向龙亭,净手后方才请下圣旨,拿起一块黄绢包起,崇祯用过的御笔。
恭敬的朝东面,皇宫方向行了一礼,方才在圣旨留白处,添上‘刘’这个姓氏。
栓子立于官道田坎上,展开圣旨正欲宣读,李定国出声道:“公公,请稍待。”
李定国下到田间,拱手朝刘氏父母施礼道:“叔叔、婶婶,给您二老问好!”
“昨日,李某回军京师途中,忽见刘姑娘正于田间劳作,实乃倾心不已。”
“吾乃现任大同总兵,李定国是也,今日特来提亲,李某怕唐突了刘姑娘。”
“特地求陛下赐婚,如果……如果刘姑娘不愿意,李某去求陛下收回圣命,绝不强求!”
刘父看着还在发呆的女儿,焦急道:“女儿呀,为何犹豫?昨日,不还喜欢得紧吗?”
刘氏跺了跺脚,娇羞道:“父亲……,女儿听皇上的。”此话,让李定国欣喜不已!
栓子含笑的看着,展开圣旨道:“乡民刘氏,大同总兵李定国,跪接圣旨!”
李定国,刘氏两人,跪倒在田间叩首道:“臣李定国,民女刘氏,接旨。”
栓子点头道:“今有大同总兵李定国,倾慕京师乡民刘氏,尔虽出身布衣。”
“却存贞静之德;久居乡野性资纯良,更秉朴诚之风,朕甚为欢喜,决定钦赐媒妁。”
“望尔二人婚后夫妻同心,往后当相敬如宾谨慎持家,李定国需善待佳偶。”
“刘氏亦当恪尽妇道,辅佐良人内安厥室,外助军威。钦此!”
两人叩首后道:“臣李定国、臣妇刘氏,领旨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种赐婚的媒妁之旨,并不用像正式任命圣旨一般,因此无需太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