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380章 攻坚克难

第380章 攻坚克难(1/2)

目录

第三百八十章:攻坚克难

夜幕低垂,玻璃厂深处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王超坐在长条会议桌的首位,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生产记录。雷师傅、张老头分坐两侧,其余七八个技术骨干围坐一圈,人人面前都摆着个搪瓷茶缸,里面泡着浓茶。

都到齐了,咱们开门见山。王超合上记录本,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百货大楼的订单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但现在咱们遇到了坎儿。

他拿起粉笔,转身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这是上周的生产数据。平板玻璃的合格率从85%跌到了78%,药瓶的日产量也比预期少了三百个。问题出在哪儿?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见窗外机器的嗡鸣声。最后还是雷师傅先开了口,他粗糙的手指敲着桌面:厂长,不是大伙不尽力。那台老式切割机,齿轮磨损得厉害,切出来的玻璃边总是毛糙。打磨工序就得返工,一来二去,效率就下来了。

退火窑的温度控制也不准。张老头补充道,时高时低,药瓶的应力不均匀,次品率就上去了。这些老设备,实在是......

设备老化,这是事实。王超打断他的话,但任务不等人。今天把大家找来,就是要集思广益,不管用什么办法,先过了眼前这一关。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咱们厂从濒临倒闭到现在能接地区重点工程的订单,靠的是什么?就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现在困难来了,咱们更不能退缩。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一个年轻技术员怯生生地举手:厂长,我有个想法。切割机齿轮磨损,咱们能不能先用砂轮手工修整?虽然慢点,但能保证切割质量。

这个法子可行。雷师傅眼睛一亮,我带着几个老伙计,轮流值守切割工序,保证每一块玻璃都经过仔细修整。

退火窑的问题,我琢磨着可以增加测温点。另一个老师傅说,用土办法,在窑壁不同位置开几个观察孔,随时监控温度变化。

建议一个接一个地提出来。有人提议调整班组作业时间,错峰使用关键设备;有人建议在现有设备上加装简易的稳定装置;还有人提出可以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序。

王超认真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站起身:好,就这么办。从现在开始,成立三个突击小组。

第一组,雷师傅负责,重点攻关切割和打磨工序。就用刚才说的土办法,确保每一块出厂的玻璃都符合标准。

第二组,张师傅带队,解决退火窑的温度控制问题。需要什么材料,直接找后勤科。

第三组,由生产科长老刘负责,重新编排生产计划,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从明天开始,所有管理人员下一线,我带头。食堂二十四小时供应热饭热菜,不能让同志们饿着肚子干活。

会议结束时已是深夜。王超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他没有回家,而是径直走向车间。

深加工车间里,夜班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看到王超进来,大家都有些意外。王超什么也没说,径直走到切割机旁,接过工人手中的砂轮:我来试试。

他仔细端详着齿轮的磨损情况,然后小心翼翼地开始修整。砂轮与金属摩擦发出的刺耳声音在车间里回荡,火星四溅。工人们围在一旁,看着厂长亲自上手操作,眼神中都流露出敬佩。

这一夜,王超几乎没合眼。他在各个车间之间穿梭,时而帮忙调整设备,时而与工人讨论技术细节。凌晨时分,他让食堂煮了一大锅米粉,亲自给夜班的工人们送去。

厂长,您去歇会儿吧。雷师傅看着王超通红的眼睛,忍不住劝道。

没事,挺得住。王超摆摆手,等这批订单完成,我请大家好好吃一顿。

天亮时分,新的生产方案开始实施。雷师傅带着几个老工人守在切割机旁,对每一个齿轮进行手工修整。张老头则在退火窑旁搭了个简易的工作台,带着年轻人反复测试温度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