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锅饭的滋味(2/2)
食堂里人声嘈杂,孩子们在桌椅间追逐打闹。王超注意到,虽然那些家里缺粮的居民都吃得很开心,但不少老人的眼神里都透着和李秀兰一样的茫然。
接下来的日子,公共食堂成了每个居民生活的中心。起初的新鲜感很快过去,问题开始显现。食堂的菜色十分单调,几乎天天都是南瓜、青菜、萝卜轮换。由于是大锅烹饪,味道更是千篇一律。
更让人不习惯的是失去了自主权。以前家里想吃点什么,李秀兰还能想办法调剂一下。现在全食堂统一配给,想换个口味都不可能。
最让王超担心的是浪费现象。因为吃饭不要钱,有些人打饭时总是要多打,吃不完就倒掉。他好几次看见食堂后面的泔水桶里,漂着大半碗白花花的米饭。
这天是休息日,王超难得在家。中午从食堂吃完饭回来,李秀兰坐在空荡荡的厨房里发呆。王刚嚷嚷着想吃母亲做的粉蒸肉,被王红瞪了一眼。
王超轻声说,等以后条件好了,咱们还能自己开火。
李秀兰摇摇头,勉强笑了笑:这样也好,省事。
但王超看得出来,母亲眼里的失落。
傍晚时分,街道广播突然响起: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食堂改善伙食,有猪肉吃!
这个消息让整个街道都沸腾了。第二天,食堂门口排起的队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当那盆油光闪闪的红烧肉端出来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王超看着邻居们狼吞虎咽地吃着久违的肉菜,心里却在想:这一顿肉之后,又该是多少天的南瓜青菜?
晚上,他在院子里乘凉,听见隔壁传来轻轻的啜泣声。原来是邻居家的媳妇在哭,她偷偷藏起来的一小罐猪油,今天也被街道办干事搜走了。
我就想偶尔给孩子们煎个蛋......那媳妇哽咽着说。
王超望着夜空中的月亮,思绪万千。公共食堂确实让吃饭变得简单了,但这种简单背后,似乎也失去了什么。他想起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想起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有说有笑的时光。
这些温暖的记忆,现在都被统一打饭的窗口和千篇一律的菜色取代了。
但是大势所趋,个人的感受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王超知道,自己作为一厂之长,在厂里要带头抓生产,在家里也要带头拥护这个新生事物。他只是希望,在轰轰烈烈的变革中,那些属于普通人家的温情,不要被完全抹去。
秋风吹过,带来食堂方向隐约的饭菜香。那是大锅饭特有的、千篇一律的味道。王超深深吸了口气,转身走进屋里。明天还要上班,工人们还在等着他带领大家继续改进设备,完成生产任务。
不管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是在这崭新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在慢慢适应着失去和得到之间的平衡。那些家里缺粮的欢欣鼓舞,那些习惯了自己开火做饭的若有所失,都在这个秋日里,交织成一幅复杂的人生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