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玄尘道涂2 > 第425章 静滞视界与火种新途

第425章 静滞视界与火种新途(1/2)

目录

林风的选择,如同一块投入命运之湖的巨石,在他自己尚未完全明晰的情况下,已然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应他的要求,柳云瑶并未立刻将他投入更危险的实战,而是将他转移到了一处更加特殊的环境——逻各斯文明最顶尖的“法则适应性实验室”。

这里并非传统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由黎曼-12直接操控、位于“溯源方舟”核心的虚拟现实领域。实验室可以模拟宇宙中绝大多数已知的物理常数和法则环境,甚至能有限度地模拟一些概念层面的效应,是逻各斯族用于测试新技术、训练特殊单位以及研究异常现象的绝佳场所。

对于林风而言,这里则是他快速适应自身力量、理解这个陌生宇宙运行规律的“加速课堂”。

实验室内部是一片无垠的银色虚空,无数细密的数据流如同极光般在背景中流淌。林风以意识投影的形式出现,他的“身体”依旧能清晰地感受到胸口“静滞之心”那冰冷的搏动,以及手腕上符号传来的温暖。

“首先,你需要重新学习‘观察’。”柳云瑶的意志如同实验室的主控程序,声音直接在林风意识中响起,“你原有的感官基于地球的物理规则,在此地,尤其是在你融合了‘静滞之心’后,它们已经不够用了。”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林风眼前的银色虚空开始变化。无数细微到极致的点、线、面结构浮现出来,它们代表着空间的基本框架、能量的流动路径、信息的传递脉络……这是一个远超肉眼可见的、由底层法则构成的“真实”世界。

起初,林风只觉得眼花缭乱,信息过载让他头晕目眩。但很快,他发现自己胸口那团冰冷光团微微一动,一种奇异的感知模式自然而然地被激活了。

在他的“视野”中,那些动态流淌的能量和信息流,其运动“速度”仿佛被放慢了。不,不是放慢,是他能更清晰地“看”到它们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如同观察一段被分解成无数帧的高速摄影。他甚至能隐约察觉到这些流动背后所遵循的、简洁而冰冷的数学规律。

这便是“静滞视界”——并非主动施展的力量,而是融合“静滞之心”后获得的一种被动感知能力。它让他能够以一种近乎“绝对理性”的、剥离了时间连续性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的底层结构。

“尝试聚焦于那条蓝色的能量流,”柳云瑶指引道,“用你的‘静滞视界’分析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林风依言而行,将注意力集中到一条模拟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流上。在“静滞视界”下,那狂暴的能量湍流仿佛被冻结成了一幅极其复杂的立体画卷,他能清晰地“看”到其中哪些区域结构稳固,哪些区域充满了不稳定的涨落和即将崩溃的脆弱节点。

“现在,对你认为最不稳定的那个节点,施展‘冰尘之触’。”柳云瑶下达指令。

林风屏息凝神,抬起手指。在“静滞视界”的辅助下,他感觉自己对力量的掌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缕冰蓝色的微光不再是他盲目引导的力量,而是成了他意念的精妙延伸。他精准地将“冰尘之触”点向了那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整体能量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脆弱节点。

嗡……

被击中的节点瞬间凝滞,其内部的不稳定涨落被强行抚平。虽然“冰尘之触”的力量很快消散,节点恢复正常,但就是这短暂的停滞,如同移走了多米诺骨牌中的关键一块,导致整条能量流的湍动模式发生了微妙的、趋向于更稳定状态的偏转!

效果远比他之前在庇护所内对着光球练习时要显着得多!

“很好。”柳云瑶评价道,“‘静滞’并非用于蛮力对抗,而是用于精准的‘调节’与‘修正’。在正确的时机,作用于正确的节点,微小的力量亦可撬动庞大的系统。继续练习,目标是同时识别并干预三个相互关联的脆弱节点。”

林风精神大振,沉浸在这种以微观掌控宏观的奇妙体验中。在“静滞视界”的辅助下,他对于“冰尘之触”的应用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减缓”,开始向着更精细的“结构微调”方向发展。他像一个刚刚获得了超级显微镜和精密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开始学习如何在这个由法则构成的身体上进行最细微的“手术”。

就在林风于实验室中飞速成长时,外部宇宙,“广谱火种”计划在黎曼-12的主导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之前的“星火”单元,其核心是基于逻各斯逻辑单元植入“受控悖论内核”,这要求载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复杂结构和信息处理能力,无法应用于原始星云或低级生命形态。

而黎曼-12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了林风腕表上那奇异符号的特性,以及“悖论之芽”散发出的、更原始的混乱波动后,转换了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