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资源调配:公平博弈寻平衡(1/2)
星盟纪元100年,第七个星际标准周的清晨,共生巨城中央议会厅的穹顶正缓缓展开。淡金色的晨光透过由百万块自适应晶体组成的穹顶,在议事大厅的地面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如同宇宙星河流淌其间。187个文明的代表已尽数落座,他们的形态各异,有的端坐于悬浮座椅,有的蜷缩在能量护罩包裹的专属舱室,还有的以光影形态投射在指定坐标,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种族特有的气息,混合成一种属于宇宙共生的独特味道。
议会厅的核心区域,矗立着一座高约百米的全息投影台,此刻正呈现着宇宙共生共同体的初始疆域星图。无数光点代表着已探明的资源星球,不同颜色的光晕标注着资源类型——红色是高能矿石,蓝色是液态能源,绿色是生态宜居星球,紫色则是蕴含特殊能量的秘境星域。星图下方,三位核心决策者的席位呈三角排布,分别是来自卡拉星系的泽拉长老、阿尔法文明的机械智者奥克斯,以及人类文明的代表林玥。他们的面前,悬浮着实时更新的资源分配提案,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在半空中闪烁,每一组数字背后,都牵动着一个文明的未来。
“诸位,”泽拉长老的声音如同古老的钟鸣,通过共生纹路的能量传导,清晰地传入每个代表的感知系统,“技术共享的框架已初步搭建,但资源分配是共生共同体存续的根基。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文明因资源匮乏而停滞,更不能让强势文明独占先机。”他的身体由半透明的能量构成,说话时周身会泛起涟漪般的光泽,“根据探测数据,目前已发现的372颗资源星球中,高能矿石星球128颗,液态能源星球97颗,宜居星球73颗,特殊能量秘境64颗。按照初始盟约,我们需以‘需求优先、贡献为辅’的原则进行分配。”
话音刚落,议会厅内便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来自铁岩文明的代表喀隆重重地敲击着座椅扶手,金属质地的手掌发出“哐当”巨响:“泽拉长老,‘需求’二字如何界定?我们铁岩文明擅长矿石冶炼,对高能矿石的需求远超其他种族,而你们卡拉星系掌握着能量转化技术,对液态能源的依赖度更低。如果按平均分配,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喀隆的外形如同披着岩石铠甲的巨人,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矿石粉末的气息,他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不满,身后的全息投影立刻亮起铁岩文明的资源需求报告,其中高能矿石的缺口数值格外醒目。
奥克斯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快速扫描着铁岩文明的报告数据:“喀隆代表,根据共生数据库记录,铁岩文明的总人口仅为卡拉星系的三分之一,而你们提出的高能矿石需求量却达到了总储量的40%。这种需求显然超出了合理范围,所谓‘擅长冶炼’不能成为独占资源的理由。”机械智者的声音没有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阿尔法文明的计算结果显示,若按人口比例结合发展指数分配,铁岩文明应获得的高能矿石份额为17.3%,这一数值既满足你们的基础生产,也为其他文明预留了空间。”
一、暗流涌动:强势文明的隐秘算计
林玥指尖轻点,调出人类文明的资源勘探报告,投影在议会厅的半空:“奥克斯的计算逻辑没有问题,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资源星球的开采难度。”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各位代表,语气沉稳,“比如编号为RS-73的高能矿石星球,表面覆盖着厚度达百公里的离子风暴层,目前只有铁岩文明的采矿技术能够突破防护;而液态能源星球LE-49存在着强烈的引力干扰,卡拉星系的能量护盾技术是安全开采的关键。如果不考虑开采能力,强行平均分配,只会造成资源浪费。”
林玥的话让议会厅陷入短暂的沉寂,各个文明的代表都在快速评估自身的技术优势。泽拉长老微微颔首:“林玥代表提出的问题很关键。共生的核心是优势互补,而非绝对平均。我们可以将资源星球分为‘易开采’‘中等难度’‘高难度’三个等级,易开采星球按人口比例分配,中等难度星球按发展指数分配,高难度星球则采用‘技术承包’制——拥有开采技术的文明负责开采,所得资源与共同体按比例分成。”
这一提案立刻得到了部分文明的支持,但来自金晶文明的代表莉娅却提出了异议。她的身体如同水晶雕琢而成,说话时会折射出七彩光芒:“泽拉长老,‘技术承包’制看似合理,却可能让掌握核心技术的文明形成垄断。比如铁岩文明若承包了所有高难度矿石星球,未来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开采量来要挟其他文明。”莉娅的话语中带着警惕,金晶文明擅长精密制造,对高能矿石的需求同样迫切,却缺乏铁岩文明的开采技术。
喀隆闻言怒视着莉娅:“金晶文明这是在质疑我们的诚信!铁岩文明既然加入共生共同体,就会遵守盟约。你们无非是嫉妒我们的开采技术,想坐享其成!”他的声音震得周围的空气都在颤抖,岩石铠甲上泛起红色的能量波动,显然情绪激动。
莉娅毫不退让:“诚信不能当资源用!盟约需要制度来约束,而非口头承诺。我建议,高难度资源星球的承包权每星际年重新评估一次,共同体需组建监督小组,确保开采方按约定份额上缴资源,同时技术共享委员会应加快相关开采技术的普及研发,避免技术垄断。”
二、利益交锋: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奥克斯的机械眼快速运算着莉娅提案的可行性:“该方案的执行成本较低,且能有效平衡技术优势文明与需求文明的利益。阿尔法文明支持这一提议,但需补充一点——监督小组应由不同文明的代表组成,且不得包含承包方的同盟文明,确保监督公正。”
“同盟文明?”喀隆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奥克斯,你这是在暗示铁岩文明存在同盟?在共生共同体中,所有文明都是平等的,不存在所谓同盟!”他的语气中带着质问,铁岩文明在星际中一向独来独往,从未与其他文明结成派系,奥克斯的话让他感到被冒犯。
奥克斯平静地回应:“这只是预防性提议。在多元文明共存的体系中,出现利益结盟是必然趋势,提前制定约束机制,是为了维护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如果铁岩文明没有结盟的打算,自然无需担心这一条款。”机械智者的逻辑无懈可击,喀隆一时语塞,只能愤愤地哼了一声。
泽拉长老适时打圆场:“监督小组的组成细节可以后续商议,现在我们先聚焦资源分配的核心框架。”他抬手示意全息投影台切换画面,“根据初步统计,易开采资源星球中,宜居星球的竞争最为激烈。目前有56个文明提出了移民需求,而宜居星球仅有73颗,其中部分星球的生态环境只适合特定种族生存。”
画面中,一颗被绿色光晕包裹的星球格外醒目,这是编号为E-23的宜居星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温和的气候,几乎适合所有碳基文明居住。人类文明、金晶文明、以及来自蔚蓝星系的水蓝族都将其列为首选移民地,三方代表的目光在半空交汇,带着无形的较量。
水蓝族的代表水灵身形如同流动的液体,她的声音温柔却坚定:“E-23星球的水资源占比达83%,与我们水蓝族的原生星球环境高度契合。我们的族群正面临生存空间不足的危机,已有近百万族人生活在临时空间站,E-23对我们来说是刚需。”她说着,投影出临时空间站的画面,拥挤的空间里,水蓝色的身影在营养液中蜷缩着,景象令人动容。
林玥看着画面,语气诚恳:“水灵代表,人类文明理解水蓝族的困境,但我们同样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地球的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E-23是目前发现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方案:人类与水蓝族共同移民E-23,划分专属生活区,共享生态资源,同时联合开发星球的潜在能源,为共同体做出贡献。”
莉娅立刻反驳:“金晶文明也需要E-23!我们的精密制造产业对环境要求极高,这颗星球的磁场环境是目前所有宜居星球中最稳定的。人类与水蓝族的联合移民,会占据星球90%以上的空间,我们根本没有发展余地。”她的水晶身体折射出刺眼的光芒,显然对林玥的提议极为不满。
三、破局之策:共生纹路的意外启示
三方争执不下,其他文明的代表也各有立场,议会厅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奥克斯快速分析着数据:“E-23星球的表面积约为5.2亿平方公里,扣除不适宜居住的极地区域,可利用面积约3.8亿平方公里。若按人口比例分配,人类文明可获得1.2亿平方公里,水蓝族0.9亿平方公里,金晶文明0.7亿平方公里,剩余空间作为共同体公共区域,用于科研和星际贸易。”
“这绝对不行!”莉娅立刻反对,“金晶文明的精密制造需要大片连续的土地,分割式分配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我们宁愿选择条件稍差的E-17星球,也不要这种碎片化的领地。”E-17星球同样是宜居星球,但磁场稳定性略逊于E-23,对金晶文明的制造产业有一定影响。
林玥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诸位,我们或许陷入了一个误区——资源分配不一定是排他性的。”她抬手激活手腕上的共生纹路,一道淡蓝色的能量线从她的掌心射出,连接到全息投影台的E-23星球模型上,“共生纹路的核心特性是连接与融合,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种特性应用到星球开发中。”
随着她的操作,E-23星球模型上浮现出细密的蓝色纹路,如同神经网络般覆盖整个星球。“人类文明擅长生态改造,水蓝族精通水资源利用,金晶文明在精密制造方面领先。我们可以共同开发E-23,不划分明确的领地边界,而是按产业分区——人类负责生态维护与农业生产,水蓝族掌控水资源调配与海洋开发,金晶文明建立制造工业区。三方共享基础设施,通过共生纹路实现能量与技术的实时互通,这样既能满足各自的需求,又能形成互补优势。”
水灵的眼睛亮了起来,流动的身体泛起兴奋的光泽:“这是个好主意!水蓝族的水资源净化技术可以为人类的农业生产提供支持,而人类的生态改造技术也能改善星球的海洋环境,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共赢。”
莉娅却依旧犹豫:“精密制造需要绝对的环境稳定,人类的农业生产和水蓝族的海洋开发会不会产生干扰?”她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金晶文明的制造车间对振动、磁场变化都极为敏感。
泽拉长老微微一笑,周身的能量涟漪愈发柔和:“这正是共生的意义所在。我们可以在三大产业区之间建立能量缓冲带,利用卡拉星系的能量屏蔽技术隔绝干扰。同时,共同体将投入资源,联合三方研发适配E-23环境的制造技术,提升金晶文明的生产适应性。”他看向奥克斯,“机械智者,阿尔法文明的计算能力最强,能否模拟这种联合开发模式的可行性?”
奥克斯的机械眼快速闪烁,无数数据流在他的周身流转:“正在进行模拟运算……运算结果显示,联合开发模式的资源利用率比单独开发提升47%,技术协同效应可使三方的生产效率分别提升23%、19%和28%,环境干扰风险可控制在0.3%以下。该模式具备可行性,且能为其他资源星球的开发提供范例。”
四、意外变数:资源星球的突发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