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陋巷藏锋,凤舞九天(1/2)
视线模糊,意识如同风中残烛,脖颈处的剧痛和失血带来的冰冷感不断侵蚀着沈渊的意志。他凭着最后一丝本能,朝着那点黑暗中唯一的、微弱的灯火指引蹒跚前行。每一步都重若千钧,仿佛踏在棉花上,随时都会彻底倒下。
终于,他踉跄着冲到了那处废弃宅院的门口,灯火旁的人影清晰起来——竟是一个身着粗布衣衫、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妪。她提着一盏昏黄的灯笼,脸上布满皱纹,眼神浑浊,看起来与这贫民区的任何一位老妇并无不同。
然而,就在沈渊靠近的刹那,老妪那浑浊的眼睛里,却骤然闪过一丝与年龄绝不相符的精光!她出手如电,干枯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沈渊脖颈伤口周围的几处穴道上,那喷涌的鲜血竟瞬间被止住大半!
“跟我来。”老妪的声音沙哑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她一把搀扶住几乎虚脱的沈渊,脚步看似蹒跚,实则极快,迅速将他拖入了废弃宅院深处,一间勉强能遮风挡雨的破屋内。
屋内陈设简陋,却打扫得颇为干净。老妪将沈渊安置在铺着干草的土炕上,动作麻利地取出金疮药和干净的布条,为他清洗、包扎脖颈处那道恐怖的伤口。她的手法专业而老道,绝非普通老妇所能及。
“多谢……前辈……”沈渊强撑着意识,艰难开口。他能感觉到,这老妪绝非寻常人,其点穴止血的手法,蕴含着精纯的内力。
老妪没有回答,只是专注地处理着伤口。包扎完毕后,她又取出一个瓷瓶,倒出两粒散发着清香的丹药,塞入沈渊口中。“固本培元,凝神静气。你神魂受创不轻,魔音余毒未清,需好生调养。”
丹药入腹,化作一股温和却磅礴的药力,迅速滋养着他近乎干涸的经脉和受损的识海。沈渊顿感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精神为之一振,虽然伤势依旧沉重,但至少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前辈是……‘星隐’的人?”沈渊靠在土炕上,喘息着问道。他能想到的,唯有太子交给他的那支隐秘力量。
老妪摇了摇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他,缓缓道:“老身不过是个看房子的孤老婆子,受人之托,在此等候有缘人罢了。”她并未承认,却也未完全否认。
受人之托?有缘人?
沈渊心中疑惑更深,但见对方不愿多说,也不再追问,此刻保住性命、恢复实力才是第一要务。他闭目凝神,全力运转“万流归宗”,引导药力,炼化识海中残余的魔音戾气,修复受损的神魂。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沈渊苍白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虽然伤势依旧严重,但总算稳定下来,不再有性命之虞。脖颈处的伤口也开始传来麻痒的感觉,是丹药在促进愈合。
他睁开眼,发现那老妪正坐在门口的小凳上,看似打盹,但沈渊能感觉到,她的灵觉如同无形的蛛网,覆盖着整个院落乃至外面的巷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感知。
“外面情况如何?”沈渊轻声问道。
老妪眼睛未睁,淡淡道:“东厂的番狗和‘天尊’的耗子,都在满城找你,动静不小。不过暂时还搜不到这里。”
果然!刺杀失败,对方立刻发动了全城搜捕!曹正淳和“天尊”果然勾结甚深,或者说,至少在这件事上达成了默契!
“前辈可知,隐月楼……”沈渊想起方才援手的隐月楼首领。
“隐月楼的人,自有其行事准则,神出鬼没,不必多问。”老妪打断了他,似乎对隐月楼也颇为了解,却不愿多谈。
沈渊沉默下来,心中念头飞转。京城已成龙潭虎穴,自己重伤在身,北镇抚司衙门恐怕也已不安全,曹正淳定然会借搜捕之名,安插眼线,甚至可能直接对自己不利。如今能依靠的,似乎只有手中这支尚未完全熟悉的“星隐”,以及……眼前这位神秘的老妪。
就在沈渊思索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老妪忽然睁开了眼睛,侧耳倾听了片刻,低声道:“有人来了,不是东厂,也不是天尊的人。气息……很独特。”
独特?
沈渊立刻警惕起来,强撑着坐直身体,手握住了身边的绣春刀。
片刻后,一阵极其轻微、几乎难以察觉的脚步声在院外响起,随即,一个带着几分慵懒和戏谑的年轻男子声音,隔着破旧的木门传了进来:
“里面的朋友,方便讨碗水喝吗?这京城的路,可是越来越难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