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危城砥柱,暗夜惊雷(1/2)
井陉关失守!魏国公重伤!叛军兵临真定!
一个个如同丧钟般的消息,伴随着清晨凛冽的寒风,席卷了整个京城。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朝野上下、市井巷陌间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真定府距京城不过数百里,骑兵疾驰,数日可至!一旦真定有失,京城将直接暴露在叛军的兵锋之下!
紫禁城,乾清宫。
气氛比之前审判朱无视时更加凝重、更加压抑。朱元璋端坐龙椅,面色铁青,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案,那一声声笃笃的轻响,仿佛敲在每一位殿内大臣的心头。内阁首辅、五军都督府勋贵、六部堂官……所有够资格参与此等军国重议的臣子齐聚于此,却大多面色惶惶,噤若寒蝉。
败得太快,太惨!承平已久的京营和各地卫所兵,在晋王那些久经沙场的边军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说话啊!都哑巴了吗?!”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声如雷霆,“平日里争权夺利,夸夸其谈,如今叛军将至,你们一个个都没了主意?!”
殿内一片死寂,无人敢轻易开口。迁都?求和?死守?无论哪种选择,都关乎国运,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声音清晰地响起: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绝非迁都或议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渊不知何时已立于殿门处,他虽面色依旧苍白,脖颈处包扎的布条还渗着血迹,但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刀,一步步走入殿中。他在接到紧急军报后,不顾伤势未愈,立刻强撑着入宫面圣。
“沈爱卿?”朱元璋目光一凝,“你有何见解?”
沈渊行至御前,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陛下,迁都则示弱于天下,动摇国本,流寇四起之下,恐重现前宋南渡之祸!议和更是与虎谋皮,晋王既已举起反旗,绝无中途罢手之理,只会助长其气焰!”
他顿了顿,环视一众面色各异的大臣,继续道:“为今之计,唯有战!且必须死战!京城乃天下根本,社稷宗庙所在,绝不能有失!”
“战?如何战?”一名老臣忍不住出声质疑,“井陉关天险已失,魏国公重伤,大军新败,士气低迷,如何抵挡叛军虎狼之师?”
“井陉关之失,在于叛军蓄谋已久,我军仓促应战,更兼军中或有奸细散布流言,动摇军心!”沈渊目光如炬,直指要害,“当务之急,一在稳定军心民心,二在重整旗鼓,三在肃清内奸!”
他转向朱元璋,朗声道:“陛下!臣请旨,即刻以陛下名义,颁布《告天下臣民书》,昭告晋王朱棡勾结邪教、谋害太子、起兵作乱之十大罪状,揭露其窃国野心!同时,公告天下,太子殿下已然苏醒,凤体正在康复,以正视听,破其谣言!此乃稳定人心之基!”
“其次,请陛下即刻启用中山王(徐达)旧部、凉国公蓝玉,令其总督天下兵马,全力平叛!蓝玉将军久经战阵,勇猛善战,更能震慑军中宵小!并急令周边各省兵马火速驰援,于真定至京城一线,层层设防,节节抵抗,消耗叛军锐气!”
“其三,”沈渊声音转冷,带着凛冽杀意,“请陛下赋予臣与相关衙门全权,彻查军中和朝中与叛军暗通款曲之内奸!凡有证据确凿者,无论身份,立斩不赦!以儆效尤!”
他一番话,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具体措施,更带着一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绝气势,让殿中不少惶惑的大臣都为之动容。
朱元璋看着沈渊,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闪烁。沈渊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只是由沈渊在这等场合清晰道出,更添分量!此子不仅有查案之能,更有临危不乱、统筹全局之才!
“准!”朱元璋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就依沈爱卿所奏!内阁即刻拟旨,昭告天下!五军都督府,速调蓝玉入京听用!沈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