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又见韩德让(1/2)
陆子扬进了宫,莲儿在前面引路,直往大殿方向而去,不知为何,这让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失落。
两人穿过重重宫门,雪光映着琉璃瓦,泛出清冷的光泽。莲儿脚步轻快,偶尔回头看他一眼,见他四处打量,也不催促,还特意放缓了脚步。
陆子扬之所以好奇,是发现此处的建筑风格与汴梁的皇宫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契丹人虽然建国已经五十多年,似乎并没有彻底改掉草原习性,殿宇虽也沿用汉式规制,却少了几分汴梁宫城的精巧繁复,多了几分草原民族的雄浑开阔。
朱红宫墙虽高,却未设过多回廊亭榭,反而在墙角处预留了宽阔的通道,隐约可见远处拴着的几匹骏马,连禁军侍卫的甲胄上,都缀着兽皮装饰,透着几分剽悍之气。
特别是御道两侧的石兽,并非中原常见的石狮、麒麟,而是造型粗犷的狼、鹿等草原动物,雪落在石像上,更添了几分野性。
看到这一幕,陆子扬心中不禁感慨,这简直就是民族大融合最好的鲜活范本。没有生硬的照搬,也没有固执的排外,契丹人用一种近乎包容的智慧,将汉地的文明规制与草原的生存本色揉合得恰到好处。
在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包罗万象,才是一个强大民族最自信的表现。
这比在后世活跃于网络上,天天诋毁自己民族文化、鼓吹西方至上的“慕洋者”不知高明多少。那些人捧着别人的皮毛当做珍宝,却对自家数千年沉淀的文明嗤之以鼻,既无兼容并蓄的胸襟,也无坚守自身根脉的底气,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悲。
两人走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一座名叫“崇德殿”的巍峨大殿,守在门外的侍卫见莲儿走过来,皆纷纷恭敬的行礼,又言明娘娘和陛下正在殿内议事,暂且等待一会。
他们说的是契丹语,见陆子扬大眼瞪小眼,莲儿又解释了一番,他才恍然,心中也不禁对辽帝耶律贤好奇起来。
外界传言说此人一直体弱多病,却不知为何这段时间又变得活蹦乱跳,难道他以前是装的,还是吃了什么大补丸让他突然痊愈?
两人只等了一会,就听到殿门‘咯吱’一下打开,一名约莫二十几岁身着赭黄常服、外罩银鼠裘的男子缓步走了出来。他身形清瘦,面色略显苍白,但双目炯炯有神,气质雍容,正是辽景宗耶律贤。
他一现身,殿前侍卫齐刷刷单膝跪地,莲儿也恭敬的敛衽行礼。耶律贤摆了摆手,对莲儿含笑点头,也不说话,在几名侍卫的带领下向远处走去,很快就消失不见。
陆子扬心中顿时惊奇起来,这耶律贤也太奇怪了,自己这个出使你们辽国的宋使就在这里,不说打招呼了,竟然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难道此人真的就像传言说的那样,把辽国的军政大事全部交由萧绰处理,自己只躲在深宫内苑的傀儡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