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278章 省委常委的[认可]与[赞许]

第278章 省委常委的[认可]与[赞许](1/2)

目录

省委大院外的梧桐树下,人来车往,鸣笛声与蝉鸣交织成都市午后特有的喧嚣。

林望握着手机,那份刚刚从财政厅带来的胜利喜悦,被张大海电话里的那几句话冲刷得干干净净。

他没有立刻回拨,也没有被愤怒攫住心神,只是静静地站在那,任由周围的喧嚣将他包裹。片刻后,他调出了一个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接通,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而略带威严的男声,背景很安静,只有轻微的纸张翻动声。

“喂,哪位?”

“吴书记,您好,我是林望。”

电话那头,省纪委书记吴汉东的声音顿了一下,显然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林望的视野里,吴汉东那模糊的虚拟头像上,一枚代表着[平静]的标签旁,悄然亮起了一丝淡淡的[好奇]。

“林望同志,有事吗?”

“吴书记,有个业务上的问题,想向您咨询一下。”林望的语气不急不缓,像是在请教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

“说。”

“是这样,如果一家企业,在参与地方政府的重大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涉嫌围标、串标,并且可能与个别政府官员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这种情况,按照我们的工作流程,是应该由咱们纪委来主导调查,还是移交公安经侦部门处理?”

林望没有提任何名字,没有提任何项目,甚至没有提具体的地点。他只是把一个尖锐的问题,包装成了一次程序上的咨询。

电话那头的吴汉东沉默了。

这沉默并非犹豫,而是一种猛兽在锁定猎物前那瞬间的屏息。林望能“看”到,吴汉东头顶那枚[好奇]的标签,颜色正在迅速加深,旁边,一枚代表着职业本能的[敏锐]标签,骤然亮起,光芒锐利。

“林望同志,”吴汉东的声音再次响起时,已经没有了刚才的随意,多了一份公事公办的严肃,“你这个问题的提法,很专业。”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说的这个情况,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目前看,可能不是个例。”

“牵涉到干部的级别,高吗?”

“暂时不好判断,但能影响到一个县级市的重大项目决策,级别应该不低。”

吴汉东彻底明白了。这不是咨询,这是试探,也是一种变相的举报。林望在不透露任何具体信息的情况下,确认他这条线是否走得通,也确认自己这位省纪委书记的态度。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吴汉东的声音斩钉截铁,“根据规定,如果只是单纯的企业经济犯罪,由公安经侦部门管辖。如果只是单纯的干部违纪问题,由我们纪委负责。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加重,“如果企业犯罪和干部腐败搅在了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企图用经济问题掩盖腐败问题,或者用权力为经济犯罪提供‘保护伞’,那么,我们纪委不但要管,而且要牵头主导,一查到底!”

林望静静地听着,他知道,他要的答案,已经有了。

“林望同志,”吴汉东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却更具深意,“我们纪委的大门,永远向那些敢于反映问题、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敞开。你在一线,情况比我们了解。有些事情,不要怕,更不要捂着。脓包,总是要挤掉的。”

“谢谢吴书记,我明白了。”

挂断电话,林望长长吐出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手里,又多了一张可以掀开底牌的王牌。

……

数字经济办公室里,气氛与外面的炎热天气一样,火热朝天。

王林拿着一份刚刚汇总的来电记录,在办公室里兴奋地走来走去,脸上的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李悦和几个年轻人则围在另一张桌子旁,一边接电话,一边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图钉做着标记,每个人头顶都闪烁着[兴奋]和[成就感]的标签。

“林望,你可算回来了!”王林一见他,就挥舞着手里的表格迎了上来,“你自己看!全省十一个地市,除了安平那个不开眼的,剩下的十个,市长或者分管副市长,今天下午电话都快打爆了!全都是一个意思,求着我们去他们那儿搞试点!”

林望接过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庐州市:纺织产业集群,希望引入‘智慧纺织’,解决库存积压和外贸订单下滑问题。”

“海东市:港口城市,希望引入‘智慧物流’,提升港口吞吐效率和通关速度。”

“宁州市:老牌煤炭基地,希望探索‘智慧矿山’,解决安全生产和人员效率难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