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 第176章 暗礁

第176章 暗礁(1/2)

目录

“凌霄阁”九十周年庆典的香槟余韵尚未散尽,资本市场已用最直接的方式,对“新生代食品科技”(NewGenFoods)的突袭做出了反应。周一开盘,“何记”集团股价应声下挫,盘中最大跌幅触及百分之八,市值单日蒸发近两百亿港币。分析师报告纷至沓来,措辞谨慎却难掩忧虑,焦点集中于“植本滋味”子品牌面临的残酷价格战,以及“何记”在植物蛋白这一未来关键赛道上可能陷入的被动局面。

程家明在庆典翌日清晨召开的高层紧急会议上,面对的是一张张凝重乃至略显慌乱的面孔。NewGen的“完美素肉3.0”不仅价格极具杀伤力,其预售火爆程度更预示着一场行业洗牌的到来。营销总监提议立即启动降价促销,以稳住市场份额;供应链负责人则警告,若跟进价格战,毛利率将惨不忍睹,且产能调整需要时间;研发中心负责人面露难色,坦言在基础技术上,短期内难以实现NewGen级别的成本突破。

会议室里弥漫着焦灼与无力感。这是一种他们过去很少遭遇的挑战——对手并非依靠更精妙的菜品或更优质的服务,而是以一种近乎“蛮横”的技术代差和效率优势,进行降维打击。

程家明聆听着各方发言,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桌面。他没有急于表态,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面前平板电脑上,那上面是昨晚何昊发来的一段简短讯息:“家明哥,风浪起时,潜航优于硬闯。或许可关注‘风味壁垒’与‘场景纵深’。”

何昊的话,像一道微光,刺破了迷雾。程家明深吸一口气,抬手止住了争论。

“诸位,”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NewGen打的是‘价格’和‘效率’牌,这是他们的战场。我们如果跟着跳进去,就是用我们的短板,去拼他们的长板,必败无疑。”

他站起身,走到电子白板前,写下两个词:“价值重构”、“生态防御”。

“我们的应对,不是被动接招,而是要主动开辟新战场,把竞争拉回到我们具有优势的维度。”

他迅速做出部署:

1.“植本滋味”战略升级:立即停止所有降价讨论。品牌定位从“平价蛋白替代”转向“高端健康风味食材”。研发部门集中精力,联合“何记”顶级厨师资源,基于现有产品线,开发一系列凸显中餐烹饪优势(如“锅气”模拟、复杂调味融合)的“主厨定制系列”,强调其“中餐大师级应用体验”,与NewGen的“基础食材”属性拉开差距。

2.“何记味道系统”整合:将“植本滋味”产品深度嵌入“何记”全线餐饮渠道。推出“甄选植本宴”,在高端酒楼打造完全由植物基食材呈现的完整中餐宴席体验;在“何记小馆”等快餐渠道,推出“植本招牌菜”套餐,利用中央厨房和调味优势,确保口味和便捷性。打“组合拳”,用“何记”整体的餐饮体验价值,消化植物肉的成本压力。

3.联盟价值凸显:加速推进“未来饮食联盟”框架下的技术合作。主动向联盟成员开放“何记”的调味数据库和餐饮应用场景,寻求与上游非竞争性食材供应商、调味方案解决商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差异化、高附加值的植物基解决方案,构建产业链协同优势。

4.舆论战场主动出击:公关部门不再纠缠于价格对比,转而发起一系列关于“食物的本质:营养、效率还是文化与体验?”的公众讨论,邀请美食家、文化学者、营养师发声,引导消费者关注饮食的多元价值,淡化对单一技术参数的过度追捧。

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程家明在压力下的战略定力与转向智慧。尽管资本市场短期仍持观望态度,但内部军心迅速稳定,大家看到了清晰的作战地图,而非困兽犹斗的恐慌。

然而,就在程家明全力应对NewGen的正面挑战时,一股更隐蔽、也更凶险的“暗流”,正悄然向“何记”的核心袭来。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程家明被一阵急促的加密通讯铃声惊醒。电话那头,是“何记”安全部门负责人沈炜,声音异常严峻:

“程总,我们监测到异常情况。过去七十二小时,境外几个特定的IP地址,通过非常规手段,持续尝试渗透我们中央服务器的核心数据库,目标似乎指向‘何记大脑’的供应链优化算法模块和‘何记味典’的核心配方数据库。攻击手法专业,有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特征。”

程家明瞬间睡意全无,脊背窜起一股寒意。“何记大脑”是集团运营的神经中枢,而核心配方数据库,更是“何记”味道的灵魂所在,是比任何短期市场份额都更致命的命脉。

“有没有得手?”程家明声音紧绷。

“目前防火墙成功拦截,没有数据泄露。但对方没有放弃的迹象,而且在不断变换攻击方式。我们判断,这很可能是有组织的商业间谍行为,背后……可能有国家背景的支持。”沈炜的语气带着不确定的担忧。

几乎是同一时间,另一条坏消息从欧洲传来。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突然宣布,对来自东南亚地区的某些特定香料原料启动“紧急安全评估”,理由是“潜在的新型农药残留风险”。虽然并未点名任何企业,但“何记”多款核心产品恰好大量使用这些原料。消息一出,欧洲多家大型商超迫于舆论压力,宣布暂停上架相关产品,等待评估结果。

这两起事件,一在虚拟空间,一在现实市场,一针对核心技术,一针对供应链源头,看似孤立,却几乎同时发生,其协调性和针对性,让程家明嗅到了浓浓的阴谋气息。这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而是有预谋的、旨在动摇“何记”根基的“超限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