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162章 紫禁城阙

第162章 紫禁城阙(2/2)

目录

“臣不敢居功,皆是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臣不过恪尽职守,略尽绵力。”陈远恭敬回道,语气不卑不亢。

“恪尽职守……”皇帝轻轻重复了一遍,语气莫测,“边镇积弊已久,非猛药不能去疴。你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如此局面,殊为不易。听说,你在那边,还弄了个什么《榷场则例》,搞了个‘公议会’?”

“回陛下,正是。臣以为,边贸欲长久,需立规矩,明法度,使官、军、商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则例》与公议会,旨在杜绝私下勾连,确保税赋,平息纷争。”陈远简要解释道。

“嗯……”皇帝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片刻后,才缓缓道,“你的条陈,朕准了。大同榷场税收,可留三成于地方,用于民生边备。北疆军务整饬,亦按你所请,由兵部、都察院派员督办。”

“陛下圣明!”陈远心中微松,知道这是皇帝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

“不过,”皇帝话锋一转,声音微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在大同所为,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如今回京,当好自为之。”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陈远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臣,谨记陛下教诲。”他躬身应道。

“好了,一路劳顿,先回去歇着吧。具体封赏,不日便有旨意。”皇帝似乎有些疲惫,挥了挥手。

“臣,告退。”陈远再次行礼,缓缓退出了乾清宫。

走出大殿,冬日的阳光有些刺眼。陈远眯起眼,看着脚下层层叠叠的宫阙和远处灰色的京城轮廓,心中并无多少封赏将至的喜悦,反而充满了凝重。

皇帝的态度看似嘉奖,实则留有余地。那句“好自为之”,更是意味深长。他如今携北疆之功回京,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站在了风口浪尖。朝中那些被他触及利益的势力,那些原本就看他不顺眼的勋贵文官,恐怕不会让他安稳度日。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森严的乾清宫,仿佛能感受到那无形中交织的权力与算计。

这京华之地,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暗藏杀机。接下来的路,恐怕比在大同面对明刀明枪,更加凶险。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挺直了脊梁,一步步向着宫外走去。

无论前方是鲜花还是荆棘,他都已没有退路。这大明的官场,这时代的洪流,他只能继续前行。

紫禁城的阴影被他抛在身后,而京师的旋涡,正等待着他的踏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