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 > 第3章 备战浙江

第3章 备战浙江(2/2)

目录

“赫指导,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林昊迅速回应。

“所以方案二是关于防守反击的。”

他调出方案二的界面。

“我们在由攻转守时,需要极快地进行二次逼抢和落位。”

“两个边后卫,尤其是右路的王彤,在进攻时需要更谨慎一些,不能压得太上。”

“一旦丢球,他需要第一时间回收,防止弗兰克打他身后的空档。”

“同时,我们的边前卫,比如刘彬彬或费南多,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到边路的防守中,形成局部的人数优势,限制对方的内切线路。”

赫伟听着,微微点头。

“限制穆谢奎是必须的。”他沉声道。

“这个球员的个人能力非常强,不能给他一对一轻松突破的机会。”

“至于中场的渗透……”他再次看向方案一的图示。

“如果打穿了,确实能形成致命威胁。”

“但这依赖于球员的默契和传接球精度,尤其是在高压下。”

他的手指在平板上轻敲几下。

“而且,如果费莱尼回撤太多,禁区内可能缺少一个真正的终结点。”

“浙江队的两个中卫,梁诺恒和卢卡斯,身体对抗都不错。”

“纯粹靠小范围配合,不一定能轻易突破他们的防线。”

赫伟的分析专业且到位,他指出了林昊方案中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他没有完全否定林昊的想法,而是将其放在自己的经验体系中进行权衡。

“赫指导,我的想法是,可以将穿透式中场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林昊语气坚定,目光灼灼。

“利用他们回防慢的特点,争取在前场形成人数优势。”

“当然,这需要我们在训练中加强这方面的演练。”

“至于费莱尼的支点作用,可以在阵地进攻时再体现。”

“反击时,他的回撤更多是为了策应和吸引防守,为前插的中场或边路创造机会。”

赫伟没有立刻表态。

他看着训练场上跑动的球员们,似乎在脑海中模拟着这套战术的执行场景。

“这样吧。”他终于开口。

“这两天训练,我们把这两种思路都加进去。”

“中场渗透和由攻转守的快速落位,重点练。”

“至于比赛中具体怎么打,看训练情况和球员的状态再定。”

这是一个折中的决定。

赫伟没有完全采纳,但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给了林昊一个在训练中验证自己想法的机会。

林昊心中一喜。

能将战术想法付诸训练,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好的,赫指导。”他恭敬地应道。

训练场边,一个穿着白色运动外套、扎着高马尾的身影,正举着相机,捕捉着训练的瞬间。

她是《齐鲁晚报》的跟队记者,温馨。

她看着林昊和赫伟指导的互动,眼神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赫指导的表情不再是之前的阴沉,而是带着一种思索和权衡。

而林昊,这个年轻助教,面对老帅时,竟然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沉稳和自信。

他们讨论的内容虽然听不到,但从赫伟指导时而点头、时而皱眉的表情来看,绝不是简单的日常交流。

温馨感觉自己似乎捕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信号。

泰山队的战术,是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是否与这个年轻的助教有关?

她看向林昊的背影,那个在角落里默默工作的年轻人,此刻在她眼中,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林昊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多,曾经的天才少年、国足的核心中场,这是人们对他的认可,也是现在束缚他的镣铐。

她拿出手机,快速地在备忘录里敲下几行字。

“泰山队训练开放日,赫伟指导与助理教练林昊长时间交流,或在为下一轮比赛制定新战术?”

她指尖在屏幕上停顿,总觉得事情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

林昊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上。

他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在训练中证明自己的战术思路是有效的,能够帮助球队走出困境。

他要让赫伟指导看到,数据和科学分析,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能够转化为场上实实在在的优势。

他要让所有质疑和失望的声音,被胜利的欢呼声所取代。

而这一切,都将从三天后,那场对阵浙江队的比赛开始,那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他证明自己的战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