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 > 第55章 收获颇丰的大连之行

第55章 收获颇丰的大连之行(2/2)

目录

但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泰山队推行自己战术理念的决心,同时也对如何针对性布置对阵海港的战术有了初步的想法。

下半场比赛,国家队进行了几处人员调整。泰山队的刘彬彬和陈蒲也获得了替补登场的机会,分别替换下了两名边前卫。

他们的上场为边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刘彬彬的速度优势明显,几次带球冲击让对方防线颇为狼狈。

陈蒲则更擅长内切和与队友配合。国家队的攻势比上半场更加猛烈。

下半场中段,刘彬彬边路快速突破后送出精准传中,中路跟进的球员轻松推射破门,3-0。

不久后,陈蒲在禁区前沿与队友做出精妙的二过一配合,随后一脚劲射再次洞穿了缅甸队的球门,4-0。

进球后的球场一片欢腾。

林昊也为自己队员的表现鼓了鼓掌,但他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对整体和特定对手球员的观察上。

他看到,在大比分领先后,国家队部分球员在场上的投入度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松懈,尤其是在中前场的逼抢上,强度有所下降。

张琳芃和蒋光太的防守压力减轻后,也开始更多尝试长传组织。这种细微的变化,逃不过他的眼睛。

这和他之前在泰山队发现的问题何其相似。

领先后的心态,往往是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即使是对阵实力较弱的对手,也需要保持专注。

终场哨响,4-0,国家队在扬科维奇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开门红。

球迷们欢欣鼓舞,球员们也向看台致谢。

林昊随着人流走出主席台,郑智在通道口等他。

“走,带你去见见几个老朋友。”郑智的心情显然不错,“你那的队员今天表现都不错啊,刘彬彬那个助攻,陈蒲那个进球,都挺不错。”

在基地餐厅的一个包间里,除了国家队的几名教练组成员,还有几位林昊球员时代的故人,有的是前队友,有的是曾经带过他的教练。

一番寒暄,气氛热络。

席间,大家聊起了郑智的退役,聊起了这场4-0的大胜,也聊起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有人向林昊敬酒,称赞他在泰山队取得的成绩。

“林指导现在可是中超最炙手可热的教练了,把泰山队带得有声有色,年轻一代教练的榜样啊。”

一位前辈笑着说,“今天看了你那几个队员的表现,在国家队也是可圈可点。”

林昊谦逊地回应了几句,也顺势请教了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发挥本土球员特点的问题。

他能感受到这些足球圈内人士对他态度的微妙变化。

过去的“罪人”标签,似乎正在被他现在执教的成绩慢慢冲淡。

但林昊内心清楚,唯有持续的胜利,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尤其是接下来与上海海港的直接对话,更是检验他执教能力的关键一战。

饭局结束,郑智送林昊回酒店。

“今天感觉怎么样?”郑智问,“除了看我退役,刺探军情收获也不小吧?”

“挺好的,郑哥。谢谢你的安排。”林昊说的是真心话,“海港那几个人,确实有实力,但也不是没有弱点。”

这一天,郑智的退役仪式,现场观看国家队的比赛,与故人相聚,种种经历,让他原本因为那段国家队往事而有些封闭的内心,悄然打开了一道缝隙。

“那就好。以后国家队这边,你可得多费心,有好苗子,也别藏着掖着。”郑智半开玩笑地说道。

林昊笑了笑,没有接话。国家队,对他而言,依然是一个复杂的情感符号。

回到酒店房间,林昊没有像往常一样研究战术。

他站在窗前,望着大连这座城市的夜景。

郑智的退役,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画上了句点。

而他自己的足球人生,则在教练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延伸出新的轨迹。

他想起了泰山队的球员们,想起了即将开始的下一阶段联赛和足协杯的鏖战。

今天在国家队比赛中观察到的那些问题,那些思考,特别是针对上海海港球员的近距离观察,都将化为他未来执教的养分。

或许,正如郑智所期望的那样,是时候真正地放下一些过去的包袱,更纯粹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足球事业中了。

他拿起手机,看到球队微信群里,球员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国家队的这场大胜,言语间充满了对入选国家队队友的祝贺和对自己球队的自豪。

林昊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久违的轻松。

大连之行,或许比他预想的,收获更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