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清使南来逞威吓 北望中原砺剑锋(2/2)
“一隅?”柏凌云冷笑打断,“便是这一隅,朕能败英法联军于城下(指之前与殖民者的冲突),能安万千黎庶于城中!而尔等朝廷,可能保京师不失?可能护太后皇上周全?”他每一个问题,都像一记重锤,敲在郭怀恩和所有旧时代遗老的心上。
“尔今日前来,无非是虚张声势,妄图以空言恫吓,乱我军心,迟滞朕北伐之步伐。”柏凌云一语道破天机,“回去告诉慈禧和光绪,朕不日便将整军北伐,扫清寰宇,再造中华!让他们洗净颈项,以待天诛!至于你…”
柏凌云目光扫过郭怀恩及其随员带来的几只大箱子:“这些‘赏赐’,朕收了,正好充作军资。来人!”
“在!”殿外甲士应声如雷。
“将这些清使,‘礼送’出境!将其旌节仪仗,于码头当众焚毁!昭告天下,中华帝国与清廷,势不两立!”
“遵旨!”如狼似虎的卫士上前,不顾郭怀恩等人的惊呼挣扎,将他们架了出去。不久,码头方向浓烟升起,清廷的体面被付之一炬。
殿内重归寂静。文履谦上前,低声道:“陛下,此举虽快人心,然与清廷便再无转圜余地,北伐之势已成必然。且恐其煽动各省督抚,如两江的刘坤一、湖广的张之洞,联合围剿于我。”
柏凌云负手而立,望向殿外北方,目光深邃锐利:“履谦,你以为朕不烧他旌节,不逐他使臣,清廷便会与朕和平共处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此战,迟早要来。朕今日所为,正是要斩断所有幻想,激励全军上下,同仇敌忾,背水一战!”
他转过身,看着麾下文武:“清使一番虚言恫吓,反倒给朕提了醒。北望中原,烽烟遍地,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我辈岂能偏安于此南国一隅?”
“凌岳!”“臣在!”“加速整军备武!淘汰所有老旧兵器,优先换装德制快枪!沈富安那边,无论花费多大代价,必须尽快打通更多军火渠道!”“是!”“凌峰!”“臣在!”“新兵招募训练刻不容缓!以老带新,尽快形成战力!水师也要筹建,至少要有拱卫珠江之能!”“遵旨!”“履谦,新政推行需再加快!尤其是清丈田亩、发行债券之事,关乎北伐钱粮,遇有阻挠者,无论何人,严惩不贷!”“臣明白!”“何三!”“臣在!”“加大对北方情报搜集,尤其是各省督抚动向、洋人对华态度!朕要清楚北地每一分变化!”“是!”
一条条指令发出,整个帝国机器围绕着“北伐”这一核心目标,开始更加高速地运转起来。战争的阴云,并未因清使的离去而消散,反而更加浓重地笼罩在新京上空。
柏凌云再次走到殿外,凭栏远眺。南方温暖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但他的心,已飞越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广袤而沉沦的中原大地上。那里有他的故乡,也有无数在苦难中挣扎的同胞,更有他注定要去征服的、看似强大实则腐朽的旧王朝。
“中原…”他低声自语,手掌缓缓握紧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等着我。用不了多久了。”
帝国的剑锋,在南方温暖的阳光下,悄然指向了北方寒冷而混乱的天空。一场决定华夏命运的南北大战,已然拉开了序幕。
(第十五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