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巷战旬月终克城 肃清残敌抚疮痍(2/2)
帝国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战斗不再是整齐的阵型对抗,而是变成了小股部队之间残酷的近距离搏杀、手榴弹投掷、爆破清剿。城市变成了巨大的绞肉机,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惨叫声日夜不息。
柏凌岳、柏凌锐等将领皆身先士卒,带领部队一寸一寸地争夺。何三的锦衣卫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熟悉城内布局,引导部队包抄、渗透,并不断策反、恐吓残余守军。
这场巷战,足足持续了将近一个月。
城内粮食渐渐耗尽,守军开始杀马为食,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瘟疫也开始在堆积的尸体和幸存者中蔓延。帝国军的推进同样缓慢而痛苦,伤亡数字不断攀升。
最后阶段,官文率残部退守原湖广总督衙门,企图做最后顽抗。帝国军调集重炮,抵近直射,将宏伟的衙门轰成一片废墟。官文本人在绝望中于大堂自尽(一说被溃兵所杀)。主帅毙命,残余守军的抵抗意志终于崩溃。
当帝国军士兵最终将赤龙旗插上总督衙门残存的断壁时,整个武昌城已几乎化为一片焦土。街道上瓦砾堆积,尸臭熏天,断壁残垣间偶尔传来幸存者微弱的呻吟。
柏凌云在严密护卫下进入这座付出巨大代价才夺取的城市。他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满目的疮痍和沉重。他立刻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严厉肃清:命令柏凌岳、何三迅速肃清城内仍在负隅顽抗的零星残敌,特别是趁乱劫掠的兵痞匪徒,格杀勿论。
防疫救灾:急调随军医官和大量石灰、药品入城,组织人手迅速掩埋尸体,清理街道,设立隔离区和粥棚,严防瘟疫大规模爆发。
安抚民心:再次重申纪律,严禁士兵扰民。开仓放粮,赈济幸存百姓。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减免赋税,招募民夫参与清理重建,以工代赈。
统计伤亡:命令文履谦主持,详细统计帝国军在此战中的伤亡,妥善安置伤员,厚恤阵亡将士家属。
站在总督衙门的废墟上,望着这座死寂的城市,柏凌云对身边的将领们沉声道:“武昌之胜,乃是用我帝国将士的鲜血和武昌百姓的苦难换来的。此非武功,实乃惨胜。我等当谨记此战之惨烈,日后用兵,当更重谋略,减少伤亡。克城不易,守城、治城更难。务必尽快让此地恢复生机。”
武昌的陷落,标志着长江中游最重要战略枢纽的易手,帝国通往中原的大门彻底打开。但这场持续月余、异常惨烈的攻坚战,也给势如破竹的北伐军带来了第一次真正的重击,迫使柏凌云不得不放慢脚步,重新审视北方的战局和敌人的抵抗意志。
(第八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