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旌旗南指定藩乱 黑旗归附奏凯歌(2/2)
文廷式正色道:“刘将军此言差矣。陛下雄才大略,志在混一寰宇,岂是斤斤计较前嫌之辈?将军抗法有功,保境安民,天下皆知。此番南征,正是将军与黑旗弟兄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之良机!大将军柏凌锐已在龙州整军待发,愿与将军并肩作战,共平南疆!”
何雄亦洪声道:“刘将军,我帝国大军所向披靡,俄日尚且俯首,何况区区阮氏?将军乃明智之人,当知顺逆!”
刘永福霍然起身,抱拳道:“既蒙皇帝陛下不弃,文先生、何将军又亲冒矢石而来,刘某若再推辞,岂非不识抬举?我黑旗军上下,愿归顺天朝,效犬马之劳!”吴凤典、杨着恩等将领亦纷纷起身表态。至此,黑旗军归顺已成定局。
得到刘永福确切的归顺消息,柏凌锐在龙州举行盛大誓师仪式。南征大军以两广精锐为主,配属部分北疆调来的炮兵和工兵,加上新归附的刘永福部(已初步换装,士气高昂),总兵力近四万,军容鼎盛。
柏凌锐下达进攻命令。大军分东西两路出击:
东路军主力由柏凌锐亲自统帅,刘永福为前导,自镇南关出击,目标直指边境重镇凉山。阮氏北圻统督黄佐炎率军万余,凭借凉山坚固城防和周边山地布防。
凉山之战,刘永福部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引导帝国军一支精锐穿插迂回,奇袭凉山侧后的支棱隘口,切断了守军退路。同时,克虏伯行营炮群对凉山外围阵地进行了猛烈轰击。总攻开始,刘永福亲率黑旗军老战士发起悍不畏死的冲锋,吸引守军火力;帝国新军则以严整的散兵线战术,在机枪火力掩护下稳步推进。黄佐炎见退路被断,军心大乱,试图突围,被何雄部死死挡住。经一日血战,凉山克复,黄佐炎被俘。此战展现了归顺武装与帝国正规军协同作战的巨大威力。
西路军偏师由副将何雄率领,自云南河口沿红河东进,清剿沿岸阮军据点,策应主力。
攻克凉山后,柏凌锐采纳刘永福建议,马不停蹄,挥师南下,直逼阮军在升龙以北的最后屏障——北宁。阮氏急调重兵,依托红河支流和连绵丘陵构筑防线。
北宁之战是关键一役。柏凌锐命文廷式策划疑兵,大张旗鼓于正面佯动,吸引阮军主力注意力。同时,派出一支奇兵,由刘永福麾下猛将杨着恩带领,趁夜色乘坐竹筏、小舟,在熟悉水情的黑旗军引导下,悄然偷渡红河成功。拂晓时分,帝国军正面发起强攻,杨着恩的奇兵如神兵天降,猛攻阮军侧背。阮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柏凌锐亲率骑兵预备队发起致命冲锋,彻底击溃阮军主力。是役,阮军伤亡惨重,被俘者众,北宁防线土崩瓦解。
兵临升龙城下,阮氏君臣知大势已去,开城投降。柏凌锐率军入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随即,大军继续南下,扫荡中圻、南圻残余抵抗,并分兵进入老挝地区,接受各土司归附。
南征军事行动,历时半年,以极高效率基本控制安南及老挝全境。
捷报传至新京,武英殿内一片欢腾。柏凌云龙颜大悦,对群臣道:“柏凌锐善于谋略,刘永福效顺有功,南疆底定,帝国版图再拓!”旋即颁布诏书:
“安南旧地,设广南省,省治升龙城(改称龙升府)。老挝等地,设澜沧省,省治琅勃拉邦(改称澜沧府)。擢升刘永福为广南省提督,所部将士论功行赏。着吏、户、兵各部,速选干员,拟定章程,前往治理。”
退朝后,柏凌云回到养心殿。虽国事鞅掌,但宫内亦有其宁静。林嫔悉心奉上参茶。柏凌云看着她日渐隆起的小腹,目光柔和,缓声道:“南疆新平,山河一统。待来日皇儿长大,这万里江山,方是其驰骋之疆场。”林嫔柔顺应答,心中祈愿平安。
帝国疆域向南极大拓展,而皇室的枝叶,亦在悄然孕育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