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御前定策征扶桑 麟儿昌炽固国本(2/2)
老臣在!
海军全力配合陆上行动!东洋海军舰队负责主要登陆场火力支援与制海权争夺;北洋海军舰队策应朝鲜海峡,监视俄境可能异动;南洋海军舰队警戒南海,防范英美舰队突袭!务必确保登陆大军海路畅通,补给无恙!
老臣以性命担保,海军绝不负陛下重托!
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马啸川!
末将在!四位军帅齐声应诺。
尔等皆帝国虎贲,新军之锐!此战乃检验尔等练兵的试金石!望你们不负朕望,打出帝国陆军的威风!
誓死效忠!扬我国威!
柏凌云的目光随即转向武将班列中后方的几位年轻将领,“蒋百里、蔡锷!”
“末将在!”蒋百里与蔡锷应声出列,他们虽年轻,但气度沉稳,眼神锐利。
“命你二人即刻前往大都督府任职,参与拟定此次征倭之役的详细后勤保障与战区联络方案。百里,你素来关注近代战争与国家动员之关系,此次要拿出真知灼见;松坡,你精于参谋作业与敌情研判,登陆后的情报汇总与敌后策动,你要多费心。”
“臣等谨遵圣谕!必竭尽所能!”蒋百里与蔡锷肃然领命。
此时,柏凌云的目光又扫过武将队列末席,落在几位虽未发言但神色坚毅的年轻军官身上,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一道道命令如疾风骤雨般下达,整个帝国的军事力量被高效地动员起来。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发出轰鸣,目标直指东瀛四岛。
与此同时,深宫之中,坤宁宫与永寿宫。前朝的紧张肃杀,似乎被重重宫墙隔绝。皇后沈氏所居的坤宁宫,今日显得格外热闹。因皇帝午后将至,几位年幼的皇子公主皆被嬷嬷带来向皇后请安,亦是让陛下看看儿女绕膝之景。皇太子柏继明年方两岁,已能蹒跚行走,口齿不清地喊着“父王”,由乳母小心看护。紧随其后的是一岁多的二皇子柏继武,同为林皇贵妃所出,虎头虎脑,正是好动之时,需宫女时刻留意。沈皇后亲出的三皇子柏继文,刚满周岁,依偎在乳母怀中。同样年约周岁的长公主柏安宁(鲁秉忠之女鲁贤妃出),则安静地玩着布偶。而尚在襁褓中的四皇子柏继业(沈皇后堂妹沈丽妃出)、五皇子柏继礼(前朝鲜公主、现彰德公之女李慧妃出)和二公主柏安乐(赵守诚妹赵秀妃出),则由乳母抱着,在偏殿休息。
沈皇后身着凤纹常服,端坐主位,面容雍容华贵,已显怀的身孕更添几分母仪天下的气度。她含笑看着孩子们,偶尔柔声叮嘱乳母照顾好太子,又命宫女看紧好动的二皇子。
正说着,殿外传来陛下驾到的通传声。殿内众人连忙起身迎驾。柏凌云迈步而入,脸上前朝的肃杀之气在见到这一室温馨时,不禁柔和了许多。
正说着,殿外传来陛下驾到的通传声。殿内众人连忙起身迎驾。柏凌云迈步而入,脸上前朝的肃杀之气在见到这一室温馨时,不禁柔和了许多。
都起来吧。柏凌云摆摆手,目光扫过妻儿,尤其在皇后隆起的腹部和孩子们身上停留片刻,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他先走到皇后身边,温言道:你身子重,不必多礼。近日感觉如何?
劳陛下挂心,臣妾一切安好。皇后沈氏微笑着回答,姿态优雅。
柏凌云点点头,随即走向孩子们。他先俯身摸了摸太子柏继明的头,太子咯咯笑着抱住了他的腿;又轻轻捏了捏二皇子柏继武结实的小胳膊,笑道:“继武壮实,将来可为我大将。”;接着逗了逗三皇子柏继文和长公主安宁,殿内一时充满了天伦之乐。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持续太久。柏凌云心系国事,在坤宁宫用了些茶点,稍作停留后,便起身离开。当他走出宫门,脸上的温情迅速被坚毅所取代。儿女绕膝、后宫和睦的景象,是他征战天下的慰藉与动力,但决不能被其软化意志。他知道,唯有扫平外患,奠定万世基业,才能确保这份皇室兴旺得以长久延续。
夜幕降临,养心殿的灯火再次长明。柏凌云独自站在那幅巨大的东亚地图前,目光深邃。征倭之役的大政方针已定,三王挂帅,陆海并进,看似胜券在握。但他深知,跨海征服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岛国,其难度远超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天气、后勤、敌民的抵抗、英美的干预……变数极多。而国内,庞大的皇室、日渐成长的子女,未来的权力格局,也需他未雨绸缪。
陛下,襄王殿下求见。内侍低声禀报。
柏凌川快步走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皇兄,刚刚接到驻柏林使馆密电。德国特使冯·海因里希非正式表示,德意志帝国对帝国即将采取的维护远东稳定之必要行动理解,并暗示愿在适当领域(如情报共享、限制英法远东舰队调动)提供非官方协助
柏凌云眼中精光一闪:看来,我们的威廉陛下,也很乐意看到我们在东方牵制英美啊。告诉凌川,可以接受这种非官方协助,特别是情报方面。但务必把握分寸,帝国之事,终须帝国自身之力解决!
臣明白!
德国暧昧的态度,如同棋盘上落下的一颗微妙棋子,虽不能改变战局根本,却也为帝国争取了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柏凌云知道,最后的障碍也已扫清。他望向东方,仿佛已能听到帝国舰队劈波斩浪的轰鸣,看到帝国陆军登陆滩头的硝烟。
传旨下去,各军按预定计划,开始动员!朕要在一个月内,看到大军集结完毕!
帝国的战车,已隆隆启动,驶向那片注定要被鲜血与烈火洗礼的岛屿。而帝国的未来,也在深宫之中,在那几位稚龄皇子公主的身上,悄然孕育着无限可能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