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北疆铁骑破冰雪 函馆血战定北海(2/2)
是夜,月黑风高。吴佩孚亲自率领三百精锐,在阿伊努向导的带领下,沿着那条几近垂直的采药小道向函馆山顶攀登。山路果然如老者所说,险峻异常,加上冰雪覆盖,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注意脚下!保持安静!吴佩孚压低声音传递着命令。他身先士卒,在冰雪中艰难攀爬。有几次,他险些滑落悬崖,都被身边的亲兵及时拉住。
就在队伍行进到半山腰时,前方侦察兵突然传回消息:旅座,发现倭寇哨卡!
吴佩孚立即示意部队停止前进,亲自上前观察。只见前方不远处,日军在一处险要位置设置了哨卡,约有十余人把守。若是强攻,必定会惊动山顶守军。
吴佩孚略一思索,对身旁的侦察排长低声道:带几个好手,从侧面悬崖绕过去,用匕首解决。记住,要快、要静!
侦察排长领命而去。不多时,只见几道黑影如灵猫般悄无声息地摸向哨卡。寒光闪动间,日军哨兵接连倒下,竟未发出一声警报。
干得好!继续前进!吴佩孚赞许地点头,率部继续向上攀登。
经过四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突击队终于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函馆山顶。从这里俯瞰,整个函馆港尽收眼底,日军的指挥所、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清晰可见。
发信号!吴佩孚下令。
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与此同时,突击队如同猛虎下山,突然向日军山顶阵地发起攻击。日军完全没料到帝国军会从这条不可能的路线出现,顿时陷入混乱。
吴佩孚一马当先,手持冲锋枪冲在最前。他精准的点射击毙了数名日军军官,迅速控制了山顶的核心阵地。
山下,王士珍看到信号,立即指挥主力发动总攻。在内外夹击下,函馆山的日军防线迅速崩溃。次日黎明,赤龙旗终于插上了函馆山顶。
函馆的陷落,意味着帝国北路军在北海道站稳了脚跟。但柏凌峰知道,真正的恶战才刚刚开始。日军在丢失函馆后,迅速向札幌方向收缩,准备依托内陆的复杂地形进行长期抵抗。
王爷,据侦察,倭寇在札幌至旭川一线集结了重兵,企图将我军阻挡在道南地区。王士珍指着地图说,而且冬季即将来临,届时大雪封山,补给将更加困难。
柏凌峰沉思良久,突然问道:吴旅长,你在函馆山一役表现出色,对于下一步作战,有何见解?
吴佩孚上前一步,沉稳应答:回王爷,末将以为,倭寇新败,士气低落。当趁其立足未稳,以精锐部队快速穿插,打乱其防御部署。末将愿率本部为先锋,直取札幌!
柏凌峰赞许地点头:好!就依此计。吴旅长,本王命你为前敌指挥,率精锐部队先行开路。王军门率主力随后跟进。
这一决策很快收到了效果。在吴佩孚的率领下,先锋部队利用当地民众的帮助,找到了数条日军不知道的山间小道。他们多次迂回成功,打得日军措手不及。
十二月上旬,北路大军推进至札幌城外。这座北海道的首府,将成为决定北海道命运的关键战场。
就在柏凌峰筹划攻打札幌之时,一封来自新京的密信被送到了他的手中。信是皇帝柏凌云亲笔所写,除了勉励之词外,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南路军已经在本州登陆,要求北路军加快进攻节奏,尽快南下与本州。
柏凌峰将密信小心收好,对众将说:陛下有旨,南路军已在本州登陆。我北路军必须加快步伐,尽早南下会师。这札幌城,必须在十日内攻克!
十二月十五日,札幌总攻开始。这一次,柏凌峰采取了围三阙一的战术,故意留出北门不攻,却在北门外设下重兵埋伏。同时,他采纳吴佩孚的建议,利用冬季河流结冰的时机,派精锐部队从冰面上突袭城池侧翼。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日军在城内负隅顽抗,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要经过反复争夺。帝国将士在严寒中奋勇作战,有的士兵手指冻僵了,就用牙咬开手榴弹的引信;有的部队弹药耗尽,就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吴佩孚亲率突击队,在枪林弹雨中率先突破日军核心防线。他身先士卒,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最终在日落时分,亲手将赤龙旗插上了札幌城头。
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札幌终于被攻克。当柏凌峰骑马入城时,看到的是一片断壁残垣。街道上遍布双方士兵的尸体,许多建筑还在燃烧,冒着的黑烟在寒冷的空气中特别显眼。
立即组织救治伤员,安葬死者。柏凌峰沉声下令,同时发布安民告示,开仓放粮。
札幌的陷落,标志着帝国北路军基本控制了北海道。消息传回新京,朝野振奋。皇帝柏凌云特意下旨嘉奖,称北路军扬威朔方,功在社稷,特别表彰吴佩孚在函馆山和札幌战役中的卓越表现,授予帝国二等青龙勋章。
然而,柏凌峰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札幌稍作休整后,他立即命令部队向南推进,准备跨海进攻本州。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即将在本州岛上演。而北路军在这场决战中,必将发挥关键作用。
站在北海道的最高点,柏凌峰遥望南方的本州,心中默念:凌锐,我们很快就会师了。到时候,让我们一同见证倭寇的覆灭!
吴佩孚肃立在一旁,望着南方的海平线,眼中同样燃烧着战意。这位年轻的将领,正在这场统一寰宇的伟业中,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帝国军队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