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13章 战报传京举国欢 凌云下诏布新章

第13章 战报传京举国欢 凌云下诏布新章(2/2)

目录

论功行赏结束后,柏凌云的目光转向文官班列,继续颁布人事任命:“商部尚书周学熙,督办东瀛战后工矿重建,务使机器转动,物产丰盈,以利民生,以实国库。”

“臣领旨。”周学熙出列应道,他深知这将是一场不亚于战场的经济开拓。

“法部尚书沈家本,”柏凌云继续道,“着你将《新附疆域律例》尽快颁行东瀛,以帝国之法,代其陋规旧俗。”

“臣遵旨。”沈家本沉稳应答。

“资政院院士袁世凯,”皇帝的目光扫过班列中一位身形微胖、目光内敛的官员,“近年来于地方治理与新军编练亦曾上书建言,虽多在资政院供职,然其经验或可供东瀛参酌。着以资政院特使身份,随景王赴东瀛考察地方情势,所获心得,可直接呈报东瀛都督府及内阁参考。”

袁世凯闻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随即恭敬出列,叩首道:“臣袁世凯,谢陛下天恩!定当悉心考察,竭尽所能,为帝国经略新土效犬马之劳!”他知道,这是一个重新接近权力核心的宝贵机会。

“学部尚书张謇,”皇帝最后点到了他,“东瀛教化,乃根本之图。朕要你在倭地广设‘宣化堂’、‘蒙学堂’,禁其旧文,习我汉语,教材由你学部统一编定。”

张謇深吸一口气,撩袍跪倒:“臣张謇,定竭尽全力,使东瀛稚子,皆习圣贤之书,永为陛下之民!”

紧接着,柏凌云的目光落在武将队列中那位在北路函馆山奇袭与札幌攻坚中屡建奇功的年轻将领身上。

“吴佩孚!”

“末将在!”吴佩孚应声出列,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坚毅,眼中闪烁着忠诚与锐气。

柏凌云凝视他片刻,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卿自北海登陆以来,先登函馆山险道,奇袭破敌;再克札幌坚城,勇冠三军。朕闻汝治军严整,善抚士卒,通晓近代战法,更兼忠勇可嘉。今东瀛虽定,然新附之地,民心未稳,旧寇潜伏,尤需精兵强将坐镇震慑,以固根本。”

他略顿一顿,声调扬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朕决意,新设陆军常备第五军,专责驻守日本五国及新附岛屿,肃清残敌,弹压地方,护卫移民,监督附庸!擢升原第一军旅长吴佩孚,为常备第五军军帅,总揽驻日军务!望卿不负朕望,为帝国永镇东瀛!”

吴佩孚胸膛起伏,强抑心中激荡,肃然跪拜,声音铿锵:

“末将吴佩孚,谢陛下天恩!必当夙夜匪懈,整军经武,严明纪律,抚慰地方,使东瀛之地永固,赤龙之旗永扬!若有宵小敢生异动,定以雷霆之势剿灭之,绝不负陛下重托!”

柏凌云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善。第五军之编成,由大都督府会同兵部,即日拟定。兵员可从征倭各部中择优选调,亦可招募新勇。装备粮饷,优先供给。驻防之地,以江户、大阪、九州、北海道四要区为核心,分设大营,互为呼应。”

“臣遵旨!”武王柏凌岳与兵部尚书曹文翰齐声应诺。

随后,他的目光再次扫向武官队列。“此次征倭,不仅老将功勋卓着,一众年轻军官亦在战火中历练成长,展现出卓越的潜力。为帝国武备长远计,当予擢升,委以重任。”

“吴禄贞!”

“末将在!”一位英气勃勃的年轻将领应声出列,正是在九州登陆战中表现出色,以突袭穿插闻名的吴禄贞。

“卿在九州攻略中,勇猛果决,屡破敌阵。着调任大都督府参赞,负责研究未来大陆作战之策。”

“末将谢陛下隆恩!”吴禄贞激动领命。

“蔡锷、蒋百里!”

“臣在!”蔡锷与蒋百里再次出列。

“蔡锷于大都督府勤勉尽职,于敌情判断多有建树。出任常备第五军第一旅旅长,辅佐军帅吴佩孚整训新军。”

“蒋百里于军事教育及战略理论贡献颇多,着兼任陆军大学堂教育长,为帝国培养更多现代化军事人才。”

“臣等领旨谢恩!”蔡锷与蒋百里齐声应答。

最后,柏凌云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设立东瀛都督府,作为管理日本五附庸国及所有新占岛屿的最高军政机构,总揽民政、军事、司法、教化一切事宜,直接对皇帝及内阁负责。首任东瀛都督,由内务大臣、景王柏凌宇兼任,坐镇原江户城(柏凌云下诏,改江户为“东瀛府”,以为都督府驻地)。

此项任命,可谓深思熟虑。柏凌宇身为皇帝亲弟,忠诚毋庸置疑;其长期掌管内务,精通政务,熟悉监察、情报系统,正适合于日本此等需要强力整合与严密监控的新附之地。由他坐镇,既能确保帝国意志的彻底贯彻,也能有效协调各方,压制可能的地方势力反弹。这也标志着柏凌宇从一位掌管内部事务的亲王,正式走向了开疆拓土、治理新土的前台,其权柄与责任,皆达到了新的高度。

朝会在一片激昂与憧憬中结束。重臣们鱼贯而出,各自奔赴岗位,去执行皇帝下达的一系列繁重而至关重要的命令。

当日晚间,皇帝柏凌云在宫中设小型御宴,仅限皇室核心成员与几位心腹重臣参加,算是提前的庆功。宴席间,气氛轻松了许多。襄王柏凌川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欧美各国可能的反应,以及如何利用此胜果在后续的国际谈判中争取最大利益。景王柏凌宇则与首辅文履谦、次辅徐世昌低声商讨着赴日官员的选拔标准与治理细则。

柏凌云看着眼前济济一堂的兄弟、重臣,心中豪情与思虑并存。征服日本,是他宏图霸业的关键一步,但绝非终点。他深知,对日本的改造将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其间必有抵抗、必有反复。而西方列强,尤其是英美,绝不会甘心失去在东亚的立足点,未来的博弈必将更加复杂。帝国的内部,随着疆域空前膨胀,太子的逐渐成长,权力的分配与交接,也需未雨绸缪。

宴后,柏凌云信步来到永寿宫。林皇贵妃早已领着太子柏继明和次子、年约两岁的柏继武在宫门前迎候。看到父皇,小太子在乳母的提示下,依着礼数笨拙地行礼,稚嫩的声音喊着:父皇...万福...二皇子也学着兄长的样子摇摇晃晃地作揖。柏凌云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温和笑容,他一手一个将两个儿子抱起,对林皇贵妃道:孩子们长得真快。明儿越发沉稳,武儿也更结实了。林皇贵妃忙轻声回禀皇子们的日常起居。这一刻,他不是那个执掌乾坤、决定亿万生灵命运的铁血帝王,只是一个看着幼子茁壮成长而感到欣慰的父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