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将归田启新篇 帝国整军谋远略(2/2)
这一连串的任命,展现了帝国军队人才济济、梯队合理的盛况。既有邓安邦、宋占彪、赵守诚等早期便追随皇帝、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马啸川等在中原统一、讨伐日本中崛起的骨干;更有吴佩孚等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后起之秀。师帅一级,则大量启用了李烈钧、吴禄贞、蔡锷、蒋百里、徐树铮、蓝天蔚等接受新式军事教育、思想活跃的少壮派军官,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
武王最后总结道,声如洪钟:“此次整编,非止于扩军,更在于强军!九大军团,二十七师精锐,犹如九柄出鞘利剑,指向帝国四方!整编完成后,帝国陆军将真正实现指挥统一、编制规范、装备精良、反应迅速,成为陛下手中无坚不摧、征伐四方的铁血雄师!”
柏凌云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太多得意之色,目光转而投向海军都督陈璘:“陈卿,陆军已整装待发,海军建设向来是帝国重中之重,关乎帝国能否扬威万里波涛。海军已发展如何?”
海军都督陈璘精神矍铄地出列奏报:托陛下洪福,帝国海军蒸蒸日上!南洋舰队新增龙渊、龙腾两艘万吨级战列巡洋舰,均已形成战斗力;东洋舰队接收六艘新式防护巡洋舰;北洋舰队补充六艘驱逐舰。三大舰队主力舰艇总数已突破七十艘,总吨位跃居世界前列!
他继续详述:旅顺、黄埔、福州三大造船厂同时开工,预计明年还将有两艘新型战列舰下水。海军学堂招生规模扩大一倍,萨镇冰、程璧光、李鼎新、李准等将领日夜操练,远洋作战能力显着提升。邓绍忠、汤芗铭等年轻军官已在多次远航训练中崭露头角。
柏凌云满意地点头,话锋一转:兵者,国之大事。然强兵需有富国为根基。过去两年,帝国虽无大战,然内修政理,外拓工商,亦未曾有一日懈怠。钱进,你且将帝国财政经济之发展,择要奏来。
户部尚书钱进应声出列,这位以精打细算着称的理财能手手持玉笏,声音洪亮:回陛下!启元十一年至今,帝国财政稳健,国库充盈!
去年岁入突破三亿银元,创开国以来新高。兴业债券发行顺利,工商贷款规模扩大三成。汉阳铁厂年产钢突破十万吨,江南制造局年产机床千余台。新京至北京铁路去年通车后,客运量已超百万人次,货运收益更是可观。
他越说越振奋:帝国银行在各省设立分行,统一币制成效显着。与德意志的贸易额去年增长五成,南洋商路税收增加四成。去岁结余银元达四千万元,足够支撑大军三年远征之需!
工部尚书鲁秉忠接着奏报:陛下,帝国工程进展神速。除南北铁路干线外,东南沿海铁路网已完成七成,长江大桥勘探已经完成。电报线路已通达所有县城,明年可实现乡镇全覆盖。
学部尚书张謇奏道:新学推行顺利,各省中小学堂已达万余所,大学堂在校生超过五千人。东瀛、朝鲜等地推行汉语教育,已有三十万幼童入学。
听着重臣们的奏报,殿内群臣无不振奋。这两年的平稳发展,为帝国积累了更强大的能量。
柏凌云静听完毕,脸上并无得意之色。他缓缓起身,走到巨大的寰宇地图前,手指点向欧罗巴:诸卿所言,皆是事实。帝国如今,确可谓兵精粮足,国势日隆。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然,诸卿可知,就在我帝国潜心发展这两年,泰西之地,已是战云密布,烽火将起!
他的目光扫过武王柏凌岳、襄王柏凌川、海军都督陈璘等核心重臣:据凌川之外交密报与何三之锦衣卫绝密情报,德意志、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矛盾已不可调和!巴尔干半岛,如同火药桶,只待一粒火星!这场即将席卷整个欧罗巴,乃至波及全球的大战,已不可避免!
殿内响起一阵低议。虽然高层早有预感,但由皇帝亲口说出,仍感震撼。
陛下,襄王柏凌川出列奏道,欧洲局势确已危如累卵。我驻柏林、伦敦、巴黎、圣彼得堡之使馆密电,皆指向战争可能在数月内爆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其海军扩张已严重威胁英国霸权;法国欲报普法战争之仇;俄国则与奥匈在巴尔干争夺激烈。此乃决定世界未来百年格局之巨变!
海军都督陈璘沉声道,带着海军老将的求战之心:“陛下,我帝国海军三大舰队已完成远洋作战准备,新式舰艇航速快、火力猛,官兵求战之心甚切。若远洋征战,老臣愿亲率舰队,为陛下前驱!”
柏凌云点头,手指从欧洲缓缓移向东南亚、印度洋:欧陆强权自顾不暇,正是天赐良机!彼等在此地——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新加坡、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等地,经营多年的殖民地,必将因母国卷入战争而力量空虚!
他转过身,眼中燃烧着炽烈的火焰:刘公归田,新帅继任;陆海军整备,更加强大;国库充盈,远胜往昔;欧陆将乱,机遇已至!帝国下一步之战略方向,已不言自明!
启元殿内,空气仿佛凝固。所有重臣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断。他们知道,一个比征服东瀛更为波澜壮阔、决定帝国乃至世界命运的时代,即将由今日之决策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