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惊雷乍起欧陆乱 利剑出鞘南洋惊(2/2)
瞄准昂船洲炮台,集中火力!陈璘沉着指挥。第一军第一师李烈钧部精选的三千陆战队员已经登艇,在炮火掩护下直扑滩头。
登陆艇刚靠岸,英军暗堡内的维克斯机枪就喷出火舌,冲在最前的十几名士兵应声倒地。陆战队团长拔出战刀:散兵线!爆破组上!
两个手持炸药包的士兵匍匐前进,在弹雨中艰难接近暗堡。的一声,一座暗堡被掀上了天。陆战队趁机突进,与英军在滩头展开白刃战。
与此同时,左翼登陆部队在铜锣湾遭遇顽强抵抗。英军凭借仓库建筑死守,马克沁机枪封锁了整个街道。
调平射炮上来!营长声嘶力竭地喊道。四名士兵扛着37毫米平射炮冒着弹雨前进,在距离机枪阵地百米处架炮。
炮弹准确命中窗口,机枪哑火了。
海面上,号正在与鲤鱼门炮台对射。邓绍忠冷静下令:左舵十五,全舰齐射!八门主炮同时怒吼,炮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七月二十,在海军舰炮持续轰击和陆战队四面围攻下,香港总督最终选择了投降。赤龙旗在总督府缓缓升起,标志着这个被割让七十余年的东方之珠,终于回到中华怀抱。
同日,澳门葡萄牙守军见大势已去,宣布投降,帝国兵不血刃光复澳门。
八月初,广南前线。帝国东路军统帅靖王柏凌锐站在宁和城头,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归仁要塞。这座法军经营多年的堡垒城高池深,城头重炮林立。
王爷,蔡锷第四师已经完成对归仁的合围。第二军军帅宋占彪指着地图,但法军防御严密,火力配置完善,强攻伤亡必大。
柏凌锐沉吟片刻,目光锐利:传令蒋百里第七师,加速前进,切断归仁与西贡的联系。让工兵营加紧挖掘地道,我们要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办法,送法军一份大礼!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帝国军工兵日夜不停地在归仁城墙下挖掘地道。而城头法军似乎察觉到什么,不断用听音器侦测,并不时开炮轰击可疑区域。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柏凌锐亲临前线。子时刚过,工兵营长来报:王爷,三条地道均已挖通,五吨炸药全部安放到位。
点火。柏凌锐淡淡下令。
片刻的死寂后,大地突然剧烈震动。归仁西侧城墙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坍塌,露出一个三十多米宽的缺口。
进攻!蔡锷战刀前指。蓄势已久的第四师官兵如潮水般涌向缺口。城内法军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震得晕头转向,但仍凭借街垒拼死抵抗。
激烈的巷战持续了整整三天。法军逐屋设防,帝国军则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清剿每一个据点。直到八月十八日午时,最后一批法军投降,归仁才完全光复。
此役歼灭法军五千余人,俘获七千,帝国军自身也付出了三千余人的伤亡。
与此同时,西线,缅北丛林,柏凌峰的西路军在缅北丛林中艰难推进。何雄站在怒江边,望着对岸险峻的群山,对身边的徐树铮道:英军据险而守,这一仗不好打。
徐树铮点头:第十师已经试探性进攻三次,都被迫退回。丛林里还有克伦族游击队骚扰。
让蓝天蔚的第十三师、陈光远第十四师迂回,柏凌峰指着地图,穿越野人山,断其后路。李根源万廷献第十一师、唐在礼第十二师沿江而下,伺机渡江。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帝国西路军在缅北与英印军队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热带雨林的恶劣环境让双方都损失惨重,但帝国军凭借顽强的意志,一步步向前推进。
在新京大都督府内,武王柏凌岳坐镇中枢,统筹全局。各地战报如雪片般传来,参谋们忙碌地在巨大的沙盘上更新着最新态势。
东路军捷报传回新京时,西线的何雄第四军刚刚突破萨尔温江防线,正在向腊戍推进。而在遥远的欧洲,马恩河战役正陷入胶着。
武英殿内,柏凌云看着战报,“凌岳,南洋初战告捷,势如破竹,固然可喜。然新加坡乃英夷经营百年之要塞,是一块真正的硬骨头。告诉凌峰、凌锐和陈璘,勿骄勿躁,谋定而后动。帝国要的,是一个完整且能即刻为帝国所用的战略支点与良港,而非一片需要耗时数年重建的焦土。”
陛下放心,柏凌岳信心满满,陈璘已经在拟定封锁进攻马六甲海峡的计划了。
殿外,秋雨渐沥,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积蓄着力量。在南洋舰队锚地,水兵们正在为下一场大战做着准备,所有人都知道,收复香港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