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星洲落日升赤旗 南天万里尽王疆(2/2)
炮火准备结束后,帝国军步兵从多个方向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
在市区西北方向,蔡锷指挥第四师主力,向英军重点设防的福康宁堡垒群发起猛攻。这里地势较高,工事坚固,是拱卫总督府的最后屏障。战斗异常惨烈,帝国军士兵在炮火和少量投入战斗的“铁牛”式轻型坦克(兵工厂最新实验产品)的掩护下,逐壕逐垒地与英军争夺。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成了攻克地堡和机枪巢的利器。经过一整天的血战,至日落时分,赤龙旗终于插上了福康宁堡垒的主堡。
在市区东部,蒋百里的第七师同样进展迅速,突破了英军在芽笼等地设置的防线,向市中心推进。
海军的浅水炮舰甚至冒险驶入岌巴港和新加坡河河道,用直瞄火力为沿河进攻的步兵提供支援。
总攻开始后不到三十六小时,帝国军已从多处突入市中心,与英军展开了残酷的巷战。但此时的英军,指挥体系已然混乱,士气濒临崩溃,抵抗虽然零星而顽强,却已无法扭转大局。
二月二十五日下午,第四师先头部队终于兵临新加坡总督府。总督府外围的守军进行了最后的抵抗,但在帝国军绝对优势兵力的猛攻下,很快土崩瓦解。
下午三时许,第四师师帅蔡锷在一群精锐士兵的护卫下,率先冲入了新加坡总督府。大厅内,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象征着大英帝国荣耀的旗帜被随意丢弃在角落。
不久,面色惨白、精神萎顿的新加坡总督阿瑟·杨格爵士,在几名高级文官和军官的陪同下,从内室走了出来。他看着眼前这些身披硝烟、眼神锐利的中国军人,以及他们身后那面鲜艳的赤龙旗,终于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我,大英帝国新加坡总督,阿瑟·杨格,”他用干涩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屈辱感,对蔡锷说道,“代表新加坡守军,向中华帝国军队……无条件投降。”
蔡锷神色冷峻,微微点头:“我,中华帝国陆军第四师师帅蔡锷,接受你的投降。”
他随即下令收缴总督府内所有人员的武器,并严密看管所有投降人员。同时,命人迅速将捷报传回后方指挥部。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仍在负隅顽抗的英军据点,在得知总督投降的消息后,也陆续放下了武器。至二月二十六日清晨,新加坡岛上最后一声枪响归于沉寂。
标志着大英帝国在远东百年殖民统治象征的狮城,正式易主。
靖王柏凌锐在众将簇拥下,于二月二十六日正午,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他亲自在总督府前的广场上,主持了升旗典礼。在万千帝国将士和部分胆大出来观望的华侨、土着居民注视下,鲜艳的赤龙旗在《帝国荣耀进行曲》的雄壮乐曲中,冉冉升起,取代了那面曾经不可一世的米字旗。
“自即日起,新加坡更名为星洲,划归帝国直接管辖。”柏凌锐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广场,也通过电波,传向了新京,传向了世界。
他随即宣布了一系列安民措施:严厉惩治趁乱劫掠者,维持社会秩序;开仓赈济因战火流离失所的平民;宣布帝国将在此建立有效统治,推行仁政。
与此同时,在星洲战役中重伤的吴禄贞师帅,虽经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并发感染,于二月二十八日凌晨,在星洲野战医院不幸壮烈殉国。消息传出,全军悲恸。靖王柏凌锐亲自为其主持追悼仪式,并飞马奏报新京,为其请功请恤。
星洲陷落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伦敦股市暴跌,议会陷入一片指责和哀嚎。这意味着大英帝国失去了其在远东最重要的战略支点和海军基地,其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已然摇摇欲坠。
而在新京,武英殿内的气氛却是振奋中带着一丝凝重。皇帝柏凌云接到柏凌锐“星洲已克,然吴禄贞殉国”的详细战报后,默然良久。他既为帝国拿下这战略要地而欣喜,也为折损一员大将而痛心。
“吴卿忠勇,国之干城。传朕旨意,追封吴禄贞为顺化侯,谥号‘忠烈’,配享英烈祠,其事迹刊入帝国史册,以励后人!”柏凌云沉声道,随即目光投向那幅巨大的寰宇地图,“星洲既下,南洋门户洞开。告诉凌锐,休整部队,补充兵员械弹。帝国兵锋,下一步,当直指爪哇、苏门答腊,席卷整个荷属东印度!这万里南天,当尽数归于王化!”
帝国的航船,在征服了“东方直布罗陀”后,没有丝毫停歇,已然将风帆调整,瞄准了更南方那片号称“香料群岛”的广阔群岛。
南洋的战火,将继续燃烧,直至将所有西夷的殖民旗帜,尽数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