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砺兵寒原涉重洋 暗流初涌风满楼(2/2)
“东洋舰队已开始‘逐岛’行动,为我们扫清了前进障碍,但也吸引了美国人的目光。现在,是我们细化‘雷霆’计划的时候了。”柏凌锐开门见山,“邓绍忠提督,海军方面,确保制海权需要多久?”
邓绍忠走到沙盘前,语气肯定:“王爷,根据目前澳新英联邦海军力量判断,南洋舰队有绝对把握在战役发起后两周内,彻底清除其海上力量,并封锁主要港口。关键在于登陆初期的海军火力支援与反介入能力。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可能的干预,虽其主力在夏威夷,但快速反应力量不容小觑。”
“邓安邦军帅,登陆部队准备如何?”
邓安邦目光锐利:“第一军三个师已完成两栖作战基础训练,登陆艇操作、滩头突击科目考核优良。参谋司初步选定澳洲东海岸的悉尼、布里斯班,以及西海岸的珀斯附近作为备选登陆场。东海岸人口稠密,工事可能较强,但夺取后政治经济影响巨大;西海岸防御相对薄弱,易于立足,但向核心区推进距离长。具体选择,需结合情报进一步研判。”
宋占彪接口道:“第二军可承担后续登陆及占领区清剿任务。但跨海投送如此大规模的部队,对运输船队是极大考验。”
赵守诚也补充了第三军的角色:“我部可负责新西兰方向的攻略,或在澳洲战场作为第二梯队。同样需要解决运输和补给问题。”
会议持续了数小时,围绕登陆地点选择、登陆时间(考虑南半球季节与天气)、运输船队集结、后勤物资储备、可能出现的英美干预强度及应对方案等进行了激烈讨论。最终,柏凌锐总结道:“‘雷霆’计划初步定于明年南半球春季(启元十七年8-9月)执行。南洋舰队务必确保制海权;第一军继续强化登陆训练,并最终确定首攻地点;第二、三军加速准备后续梯队。总督府将协调所有资源,并向新京申请,调拨更多运输舰只。此战,关乎帝国在南太平洋的百年基业,望诸君全力以赴!”
新京皇宫,深夜,柏凌云仍未休息,他面前摊开着来自柏林、星洲、北京和太平洋的密电。
襄王柏凌川的密电最长,详细分析了德国因帝国未能立即对俄发动进攻而日益增长的焦虑和不耐,德皇威廉二世甚至私下表达了“东方盟友行动迟缓,令人失望”的情绪。柏凌川判断,德国可能会施加更大压力,甚至可能在技术转让和岛屿移交后续事宜上设置障碍。
来自刘冠雄的电报则证实了美国在太平洋的警惕性。来自柏凌岳的报告则罗列了北线准备工作的种种困难。
柏凌云提笔,在一张空白电令纸上写下批示:
“致柏凌川:对德虚与委蛇,技术务必到手,岛屿接收不容有失。可适当透露北线筹备细节,表明帝国决心,但绝不承诺具体出兵时间。”
“致柏凌锐:澳新攻略准予筹备,运输船队事宜着内阁统筹解决。务必谨慎选择首战地点,务求必胜。”
“致柏凌岳:北线困难,朕已知之。举国之力支持,望克服万难,按期出击。”
“致刘冠雄:接收行动照常,密切监视美舰,避免主动冲突,然主权尊严不容侵犯。”
放下笔,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三条战线,三个大洋,无数将士的命运,帝国的国运,都系于他的一念之间。
暗流已然涌动,风正满楼,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