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龙旗南指达尔文 万里波涛启新程(2/2)
全体注意,准备登陆!李烈钧通过无线电发出指令,声音冷静得让人心安。
登陆艇猛地撞上码头,舱门轰然放下。李烈钧第一个跃出,手中的佩剑向前一挥:为了帝国,进攻!
震天的怒吼声中,第一师的精锐士兵如潮水般涌上码头,迅速展开战斗队形。
澳军的抵抗异常顽强。机枪火力从破碎的窗口、沙袋工事后喷射而出,在码头上形成一道道死亡火网。
机枪班,压制左侧火力点!爆破组,炸掉那个碉堡!李烈钧半蹲在一个集装箱后,冷静地指挥着。他的命令被迅速执行,帝国士兵娴熟的战术配合与单兵素质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午七时,在经历两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战后,港务大楼顶端的澳国米字旗终于在爆炸声中坠落,取而代之的是一面迎风招展的赤龙旗。李烈钧在第一师指挥部的护卫下,踏入了这座已成为废墟的标志性建筑。
报告师帅,码头区已基本肃清,我军正在逐屋清剿残敌。
我军伤亡如何?李烈钧一边巡视着满目疮痍的大厅,一边问道。
初步统计,阵亡官兵一百三十余人,伤约三百。毙伤俘敌预计超过六百。
李烈钧点了点头,脸上并无喜色。他走到破损的窗前,俯瞰着满目疮痍的港口。命令部队抓紧时间休整,加固防御工事。战争,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在港外海面,号舰桥上的邓绍忠接到了了望哨的紧急报告:提督,左舷发现不明舰只,疑似美舰休斯顿
邓绍忠举起望远镜,果然看到一艘灰色涂装的巡洋舰正在远海游弋,明显是在试探帝国海军的底线。发信号,警告其不得进入我划定的军事禁区。
对方回复,声称在进行自由航行
邓绍忠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虎啸号前出,进行警告性射击!让美国人知道,帝国的海域,不容挑衅!
号铁甲舰庞大的身躯缓缓转向,巨大的主炮塔随之转动。片刻沉寂后,一声巨响,一枚炮弹精准地落在美舰航向前方数链处,激起冲天水柱。远海的美舰似乎被这一坚决的行动所震慑,航速明显减慢,最终转向驶离。
下午三时,邓安邦率领军部人员登陆达尔文港,在港务大楼设立了前线总指挥部。他仔细听取了李烈钧、张绍曾等人的战况汇报,随后走到作战地图前。
打得好,但不可松懈。邓安邦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李烈钧,你部在巩固港口防务的同时,立即向东西两翼展开,扩大防御纵深。张绍曾,你部向南构筑阻击阵地,特别注意这个隘口,他的手指停留在一处险要地形,这里可能是敌军反攻的必经之路。罗佩金,你的第三师先头部队立即开始登陆,准备向内陆战略要点进行试探性进攻。
三位师帅领命而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大厅内回荡。
傍晚时分,来自星洲总督府的嘉奖令与新京陛下的勉励谕旨相继抵达。但随同而来的,还有一份绝密情报:英美正就此事进行紧急磋商,美军太平洋舰队活动频繁,后续局势可能更加复杂。
邓安邦将谕旨仔细收起,对身边的参谋长说:回复总督府与陛下:臣等必当恪尽职守,巩固战果,以待后续。帝国龙旗所向,万敌皆辟!
夜幕降临,达尔文港内依然灯火通明。工程兵在抢修被破坏的码头设施,医疗兵在临时搭建的野战医院里救治伤员,换防的部队在夜色中紧张布防。站在港务大楼楼顶,邓安邦与李烈钧望着这片被帝国掌控的新土地,以及远方未知而广袤的澳洲内陆,心中都清楚,达尔文的攻克只是一个开始,更大规模、更艰苦的战斗还在等待着他们。
此刻,在遥远的柏林,襄王柏凌川刚刚结束与德国外交大臣的紧急会谈。德方对帝国在太平洋的军事行动表示,但同时也暗示希望帝国能尽快履行在北线的承诺。
请转告贵国皇帝,柏凌川从容应对,脸上带着外交官特有的微笑,帝国从不辜负朋友的期待,但也从不受任何人的驱使。北线的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待到时机成熟,自然会给予俄国人应有的教训。
当这个消息通过加密电报传回新京时,柏凌云正在武英殿批阅有关北线备战情况的奏章。他沉思片刻,提起朱笔在奏章上批下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
北线按计划准备,太平洋战事不容有失。帝国之威,当显于四海。
夜色渐深,达尔文港外的海面上,帝国舰队的灯火如同繁星点点。在这片新征服的土地上,帝国的战车已经启动,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它前进的脚步。
赤龙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预示着这片大陆即将到来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