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武王运筹北京城 北疆战火连天急(2/2)
数百门火炮同时怒吼,炮弹如雨点般落在俄军阵地上。待炮火稍歇,帝国士兵如潮水般涌出战壕,震天的喊杀声冲破风雪。
俄军的抵抗异常顽强。机枪火力从暗堡中喷射而出,在雪地上划出致命的火网。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鲜血染红了白雪,但后续部队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进。
爆破组,炸掉那个碉堡!李根源指着前方一个仍在喷吐火舌的工事大声命令。
几名士兵抱着炸药包,在战友掩护下匍匐前进。子弹在他们身边溅起朵朵雪花。一名士兵中弹倒地,另一名立即接过炸药包继续前进。终于,一声巨响,碉堡被炸上了天。
冲啊!李根源拔出佩刀,亲自率领部队发起冲锋。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第十六师终于攻克了火车站,切断了伊尔库茨克与外界联系的铁路枢纽。此役歼灭俄军八百余人,俘获大量军用物资。
与此同时,在西线的夜袭行动也取得了成功。第七军的迂回部队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俄军侧后,一举端掉了多个暗堡,打开了通往城西的通道。
战报如雪片般飞往北京。柏凌岳在沙盘前不断调整着兵力部署,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成千上万将士的生死。
王爷,深夜时分,参谋长再次送来战报,第六军已控制城东所有外围阵地。第七军突破西线第二道防线。第八军骑兵在贝加尔湖西岸击溃了俄军一支五千人的增援部队。
柏凌岳仔细查看战报,沉吟片刻:传令各部,暂停进攻,巩固既得阵地。接下来要以围困为主,用时间和饥饿来消耗敌军。
王爷英明。据俘虏供称,城内存粮仅能维持一个月,药品更是严重短缺。
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王爷,新京八百里加急!
柏凌岳接过装在漆盒中的密信,是皇帝柏凌云的亲笔:北线战事,朕已悉知。凌岳用兵,张弛有度,朕心甚慰。然寒冬将至,将士辛苦,当以稳妥为上。另,德国动向诡谲,需防俄德媾和。朝中有议,欲趁胜追剿,朕意当持重。望卿速返京议事。
柏凌岳沉思良久,对参谋长说:给陛下回电:臣必稳扎稳打,不负圣望。北疆战事,春节前必见分晓。臣即日启程返京。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伊尔库茨克迎来了今冬最大的一场暴风雪。能见度降至不足百米,作战被迫停止。帝国士兵们躲在战壕里,靠着新配发的防寒装备抵御着严寒。炊事班送来的热汤刚端出战壕不久就会结冰,士兵们只能就着篝火勉强进食。
在北京行辕,柏凌岳却并未因天气原因而放松。他召集各路将领,通过新架设的战地电话召开军事会议。
诸位,他的声音通过电线传达到各军指挥部,暴风雪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俄军必然松懈,这正是我们调整部署的好时机。
段祺瑞,你部利用这段时间,将炮兵阵地前移五里。特别注意伪装,莫要被敌军察觉。
冯国璋,你部加紧训练雪地作战技能。可向当地猎人请教雪地行军要领。
马啸川,你的骑兵要加强对贝加尔湖冰面的巡逻,防止俄军从湖上突围。但要小心冰层,莫要重蹈覆辙。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柏凌岳对前线的掌控丝毫不减。
暴风雪持续了三天。待天气放晴,帝国军队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部署。炮兵阵地悄悄前移,新的补给线已经建立,雪地作战训练也初见成效。此时的伊尔库茨克,已经完全成为一座孤城。
十二月五日,柏凌岳接到新京第二道旨意,命他立即返京述职。在离开前,他特意向前线发出一道手令:
各军将士:北疆之战,关系帝国国运。尔等浴血奋战,扬我国威,陛下与朝廷深感欣慰。今寒冬已至,望诸位保重身体,巩固战果。待春暖花开之时,本王当与诸君共饮于贝加尔湖畔!
这道手令迅速传遍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当柏凌岳的专列驶出北京站时,伊尔库茨克方向的炮声似乎更加密集了。
这场决定北疆命运的围城战,正在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而在新京,一场关乎帝国未来战略的决策,也在等待着这位北征统帅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