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2章 伏尔加河畔炮声隆 帝国铁骑破坚冰

第2章 伏尔加河畔炮声隆 帝国铁骑破坚冰(1/2)

目录

启元十八年十月十七日,拂晓前的伏尔加河东岸笼罩在刺骨的寒雾中。第六军军帅段祺瑞站在前沿观察所内,透过望远镜凝视着对岸若隐若现的俄军工事。这位以稳健着称的老将,此刻正肩负着帝国西进战略中最关键的一环——强渡伏尔加河。

军帅,第十六师师帅李根源快步上前,胡须上已结满白霜,炮兵集群已完成最后校准,第一突击梯队已进入出发阵地。工兵连夜在冰面上铺设了草垫,防止突击舟打滑。

段祺瑞微微颔首,目光依旧紧盯着对岸:告诉炮兵,首轮齐射要覆盖对岸所有已知火力点。工兵要在炮火延伸后的第一时间架设浮桥,我要在中午前看到装甲部队过河。

李根源肃立领命,随即补充道,蒙古骑兵师的巴特尔将军传来消息,他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顿河上游,随时可以切断俄军南翼退路。

就在这时,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段祺瑞看了眼怀表,沉声道:开始吧。

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下一刻,大地开始颤抖。

帝国炮兵阵地方向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成千上万门火炮同时怒吼,炽烈的炮口焰瞬间照亮了整个东岸天空。从75毫米野战炮到240毫米重型榴弹炮,成吨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对岸俄军阵地。爆炸的火球接连腾起,浓密的黑烟很快笼罩了整个西岸防线。

徐进弹幕,延伸射击!段祺瑞通过野战电话下达命令。

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伏尔加河面上突然出现了数百艘突击舟。第十六师的精锐步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冒着对岸零星的反击火力,奋力划向对岸。

为了帝国!为了陛下!李根源亲自率领第一波突击部队,站在船头高声呐喊。子弹在河面上溅起密集的水花,不断有士兵中弹落水,但后续部队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进。

对岸俄军的抵抗出乎意料的顽强。尽管经历了猛烈的炮火准备,仍有不少暗堡和机枪阵地存活下来,密集的火力网封锁着登陆场。

命令炮兵进行压制射击!段祺在前沿观察所内焦急地下令,告诉李根源,不惜代价也要打开突破口!

就在这时,天空中传来熟悉的引擎轰鸣。帝国陆军航空队的战斗机编队掠过河面,对西岸残存的俄军火力点进行俯冲扫射。紧接着,轰炸机群出现在天际,对俄军纵深阵地展开轰炸。

河面上的突击部队趁机加快速度,第一批登陆艇终于靠岸。帝国士兵们跃出船舱,在军官的带领下向俄军阵地发起冲锋。惨烈的白刃战在河岸一线展开。

报告军帅!第十六师第一团已成功建立登陆场,正在向纵深发展!

段祺瑞重重一拳砸在观察所的护栏上,命令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装甲先锋营准备过河!

这一幕,通过架设在前线的无线电设备,实时传回了皇帝专列上的指挥车厢。

柏凌云站在通讯地图前,专注地聆听着前线的每一个细节。当听到第十六师成功建立登陆场的消息时,他微微颔首,对着话筒说道:告诉段祺瑞,稳扎稳打,不必急于求成。朕要的是完整的胜利,不是惨胜。

陛下英明。话筒那头传来柏凌岳的声音,南线第八军马啸川部也已经发起佯攻,成功牵制了俄军两个师的兵力。

就在这时,何三悄无声息地呈上一份电报:陛下,第七军冯国璋急电。北路我军已突破俄军卡马河前沿防线,攻克两处据点,俘敌两千余人。

柏凌云接过电报扫了一眼:告诉冯国璋,继续向北压迫,务必牵制住俄军北翼兵力。

他走到舷窗前,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西伯利亚原野。专列正在全速向伏尔加河前线驶去,预计傍晚时分就能抵达段祺瑞的指挥部。

陛下,柏凌岳的声音再次从话筒中传来,刚刚接到战报,第六军第十七师在喀山以北成功渡河,正在包抄俄军侧翼。

很好。柏凌云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告诉段祺瑞,朕要在三天内看到全线突破。

此时的伏尔加河前线,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帝国工兵冒着枪林弹雨,在河面上架设起了数座浮桥。第一批启元式战车轰隆隆地驶过浮桥,在西岸登陆场上展开战斗队形。

装甲部队,前进!装甲先锋营营长站在战车炮塔上,挥舞着军刀。钢铁洪流开始向俄军纵深阵地推进。

俄军指挥官布鲁西洛夫显然没有料到帝国军的攻势如此猛烈。他紧急调集预备队,试图将登陆的帝国军赶回河对岸。激烈的战斗在伏尔加河西岸的每一个角落展开。

报告!左翼发现俄军骑兵!

命令机枪手就位!战车组成环形防御阵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