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8章 怒海争锋珍珠港 寒原铁蹄踏美洲

第8章 怒海争锋珍珠港 寒原铁蹄踏美洲(2/2)

目录

帝国水面舰艇部队开始冒险前压。“龙腾”、“龙渊”、“镇海”号等战列巡洋舰,以及、“飞霆”等重型巡洋舰,在驱逐舰的掩护下,向瓦胡岛海岸逼近。巨炮的轰鸣加入了死亡的合唱,巨大的水柱和爆炸在岛上关键设施附近不断腾起。福特岛机场跑道被部分摧毁,数个油罐被击中,燃起冲天黑烟。但美军的岸防重炮也随即还以颜色,巨大的炮弹落在帝国舰只周围,迫使它们不断进行规避机动。

战斗陷入了惨烈的消耗战。帝国海军虽然掌握着战场主动权,但面对经营多年、严阵以待的坚固要塞,每前进一步,每摧毁一个目标,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一艘帝国驱逐舰“震雷”号被美军岸防炮直接命中舰桥,瞬间沉没;轻巡洋舰“海筹”号也被多发炮弹击中,燃起大火,被迫退出战斗序列。

与此同时,在数千公里外冰封的阿拉斯加荷兰港。

十二月八日,黎明。当夏威夷的激战正酣时,帝国第十三军的先头部队,在北海舰队几艘老式巡洋舰和驱逐舰并不猛烈的炮火掩护下,乘着登陆艇,顶着刺骨的寒风和稀疏的雪花,冲上了荷兰港冰冷的海滩。

这里的抵抗远不如夏威夷激烈。驻防阿拉斯加的美军兵力薄弱,且多为国民警卫队,缺乏重武器和实战经验。在帝国精锐陆军面前,他们的抵抗很快就被粉碎,第十三军迅速占领了港口设施和简陋的机场。

“向军帅和陛下报捷:我部已于本日成功登陆阿拉斯加荷兰港,毙伤俘敌约五百人,我军伤亡轻微。现正巩固滩头,并向内陆推进。”第十三军的电报,为帝国带来了一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帝国的龙旗,终于插上了北美大陆的土地。

消息传回新京和喀山行营,柏凌云大为振奋,亲自拟电嘉奖第十三军将士:“北地苦寒,将士用命,扬威异域,功在千秋!”他同时指示内阁和兵部,立即着手制定向阿拉斯加移民和建立永久据点的计划。

阿拉斯加的成功登陆,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了美国的后腰,虽然短期内无法造成致命威胁,但其战略牵制意义和心理震撼效果无可估量。美国不得不开始从本就捉襟见肘的西海岸防御力量中,分兵北上。

而在夏威夷,战事依旧胶着。连续三天的轰炸和炮击,帝国海军虽然给珍珠港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击沉击伤港内辅助舰只十余艘,摧毁了大量地面设施,但始终未能彻底摧毁港内核心的主力舰,也未能有效突破美军的岸防体系。自身的伤亡和消耗却在不断增加。

十二月十日夜间,萨镇冰与柏凌锐再次进行紧急磋商。

“王爷,珍珠港确是一块硬骨头。我军虽占优势,然强攻之下,损失颇大。长期顿兵于坚城之下,非良策。”萨镇冰的电文透露着疲惫与现实的考量。

柏凌锐回电,展现了其作为战区统帅的决断:“萨都督,我军已达成基本战略目标:重创珍珠港,使其短期内无法作为进攻跳板;登陆阿拉斯加,开辟第二战场。继续强攻珍珠港,得不偿失。我意,舰队主力暂时后撤至中途岛一线进行休整补给,同时以航母舰载机和潜艇,持续封锁、袭扰夏威夷航线,困死他们!待我军消化战果,新舰服役,再图最终解决!”

这是一个务实而明智的决定。十二月十一日,帝国海军主力在进行了最后一轮猛烈空袭,将珍珠港的船坞和剩余油罐彻底摧毁后,开始有序地向西撤退。珍珠港上空弥漫着硝烟与绝望,虽然要塞依然挺立,但其作为进攻型海军基地的功能已基本被废黜。

夏威夷战役,是一场未竟全功的“惨胜”。帝国海军未能攻占珍珠港,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它成功地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后的残余力量封锁在港内,彻底掌握了中太平洋的制海权,并将帝国的战略前沿推进到了美洲大陆的门槛。与此同时,阿拉斯加登陆的成功,则为帝国开辟了全新的战略空间。

帝国的兵锋,在经历了夏威夷的血火考验后,虽然暂时回收,但其目光,已经越过浩瀚的太平洋,投向了更东方——那条连接两大洋,被誉为“世界桥梁”的巴拿马运河。切断它,便能将美国海军彻底分割,帝国的全球战略,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主动权。一个新的、更大胆的计划,开始在新京、东瀛府和那霸的作战室内,悄然酝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