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番外篇:国际联盟创始成员国概览(2/2)
32、安纳托利亚共和国
奥斯曼帝国灭亡后,在小亚细亚半岛上建立的土耳其人国家,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领土被大幅压缩且军事受限,是中华帝国对奥斯曼主体民族进行去势化处理的产物。其境内的安塔利亚、特拉布宗是中华帝国控制下的自治城市,设有海军基地。
33、亚美尼亚王国
外高加索基督教古国,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在中华帝国帮助下复国并大幅扩张领土,对中华帝国充满感激,是中华帝国在外高加索最坚定的堡垒。
34、格鲁吉亚王国
位于高加索山脉南麓,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其独立得到了中华帝国的全力支持,成为中华帝国黑海东岸的坚固屏障。其境内的波季是中华帝国控制下的自治城市,设有海军基地。
35、库尔德斯坦国
位于安纳托利亚东部,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迪亚巴克尔为首都。中华帝国策动库尔德人大起义后建立,是中华帝国为分裂奥斯曼并牵制波斯等地区大国而一手扶持的政治实体,其存在本身就是中华帝国地区战略的体现。
欧洲
36、俄罗斯共和国
中华帝国肢解沙俄后扶植当地亲帝国贵族建立的傀儡政权,领土局限于斯摩棱斯克周边,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外交国防由中华帝国主导。
37、乌克兰共和国
位于东欧平原,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万。中华帝国肢解沙俄后支持当地知识分子建立。中华帝国在其境内屯驻重兵,在敖德萨设有海军基地。
38、白俄罗斯共和国
位于东欧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00万。中华帝国肢解沙俄后建立的战略缓冲国,其首都明斯克为中华帝国西进枢纽,中华帝国在其境内屯驻重兵。
39、爱沙尼亚共和国
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中华帝国支持其独立以获取面向芬兰湾的不冻港,其首都塔林是中华帝国海军重要的军港。
40、拉脱维亚共和国
波罗的海沿岸国,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90万。里加港成为中华帝国在波罗的海的主要驻地,是其抵御德意志的前沿。
41、立陶宛共和国
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一个,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10万。与德国东普鲁士方向的领土接壤是中华帝国抵御德国的前沿防线,承担着巨大的边防压力,中华帝国在此驻有重兵,修建了坚固防线。
42、芬兰共和国
北欧国家,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趁中华帝国征伐沙俄之机,在中华帝国默许下宣布独立,接受中华帝国保护,以在北方牵制德国。
43、鞑靼斯坦共和国
伏尔加河流域的突厥语族共和国,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中华帝国“分而治之”策略的产物,用以分割大俄罗斯民族核心区。
44、卡尔梅克共和国
欧洲唯一以佛教为主的共和国,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位置被中华帝国用来牵制周边东正教国家。
45、北高加索联邦
由车臣、达吉斯坦、印古什等多个山民民族组成的联邦,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中华帝国支持其独立,使高加索山脉成为难以逾越的南方屏障,并利用其尚武传统为中华帝国提供辅助兵力。
46、希腊王国
巴尔干半岛南端国家,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中华帝国在地中海地区的重要盟友,获中华帝国支持收复色雷斯和爱琴海东岸领土。中华帝国在克里特岛、科孚岛和萨塞洛尼基建有海军基地。
47、保加利亚王国
巴尔干国家,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原为同盟国成员,在中华帝国征服奥斯曼、大军压境下退出同盟国后加入联盟。现为联盟与同盟国对峙的前线,中华帝国在其境内屯驻重兵,在布尔加斯设有海军基地。
48、南斯拉夫王国
在中华帝国协助收复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失地。现为联盟与同盟国对峙的前线,中华帝国在其境内屯驻重兵。
美洲
49、墨西哥合众国
原为同盟国成员,在中华帝国控制巴拿马运河和中美洲各国后秘密倒向帝国,联盟成立时正式加入。允许中华帝国使用其太平洋港口马萨特兰、萨利纳克鲁斯,但其仍然与美国保持秘密联系,且不同意中华帝国使用其加勒比海沿岸港口和在其境内驻军。
50、中美洲联邦
中华帝国强力推动中美洲地区政治整合而成立的松散联邦,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国,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旨在建立一个更稳定的亲帝国政权,以保障巴拿马运河腹地的安全。
51、哥伦比亚共和国
南美北端国家。中华帝国在巴拿马的存在使其彻底倒向帝国,接受中华帝国的保护与指导。
52、委内瑞拉共和国
南美北端国家。在南美各国宣布向中华帝国臣服后,不得不倒向帝国。
53、厄瓜多尔共和国
赤道之国。在中华帝国海军出现在其外海后,迅速调整外交政策,接受中华帝国的保护与指导,并被迫承认加拉帕格斯群岛为中华帝国领土。
54、秘鲁共和国
安第斯山麓的文明古国。中华帝国海军在南太平洋的绝对优势,使其成为中华帝国在南美西海岸最早的拥护者之一。中华帝国在卡亚俄设有海军基地。
55、玻利维亚共和国
南美内陆国,在南美各国纷纷倒向中华帝国后,也宣布接受中华帝国的保护与指导。
56、巴西帝国
南美最大的国家。其皇室与中华帝国交好,视中华帝国为抗衡传统欧美势力的新支柱,并将累西腓港提供给中华帝国作为大西洋舰队总部。中华帝国在里约热内卢也设有海军基地。
57、阿根廷共和国
南美南部国家,选择与中华帝国进行深度经济与军事合作,接受中华帝国“经济合作计划”。中华帝国在布兰卡港设有海军基地。
58、智利共和国
南美南部国家,原为制衡阿根廷而选择加入协约国,成为中华帝国名义上的盟友。在中华帝国势力进入南美后彻底倒向中华帝国,其最重要的矿产出口和市场均转向中华帝国,两国关系紧密切。中华帝国在伊基克和瓦尔帕莱索设有海军基地。
59、乌拉圭共和国
位于拉普拉塔河口的小国。夹在巴西与阿根廷之间,倒向中华帝国后,其永久中立与独立由中华帝国进行担保。
60、巴拉圭共和国
南美内陆小国。在中华帝国带来的新秩序下,寻求摆脱地区大国的过度影响,接受中华帝国的保护。
非洲
61、埃及苏丹国
原为英国的保护国,通过向中华帝国靠拢,保障其独立地位。中华帝国通过控制苏伊士运河,对其施加决定性影响。
62、埃塞俄比亚帝国
古老的基督教帝国,东非唯一未被殖民的国家,与中华帝国签订平等友好条约,是中华帝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