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3章 三洋铁舰破巨浪 制海争锋定乾坤

第3章 三洋铁舰破巨浪 制海争锋定乾坤(2/2)

目录

地中海的局势相对复杂,残存的意大利海军和奥匈帝国海军虽实力大不如前,但仍有一定威胁,且德军潜艇也偶尔在此出没。帝国舰队的到来,立刻改变了力量对比。

帝国舰队与英国地中海舰队、法国海军残部(主要依托北非殖民地港口)建立了联合指挥部。帝国强大的航母力量,为盟军提供了此前稀缺的远程航空掩护和打击能力。在“宣武”号的舰载机协助下,盟军牢牢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不仅彻底消除了轴心国水面舰艇对南欧盟国海岸线的威胁,更有效地保障了通往希腊、南斯拉夫乃至未来在意大利方向可能登陆的盟军部队的海上补给线。帝国赤龙旗与米字旗、三色旗在地中海的湛蓝海面上并肩飘扬,宣告了这片古老内海已完全处于联盟掌控之下。

而在广袤的太平洋,帝国太平洋舰队提督李垠海军上将,正执行着靖王柏凌锐“海权优先”战略中最具压迫性的一环——对美国西海岸的全面封锁与致命打击。

太平洋舰队以东瀛府和珍珠港为主要基地,麾下拥有历经战火考验的“天龙”号航母、修复改造后的“翔凤”号航母,以及“龙威”、“龙腾”号等高速战列舰。他们的任务明确而冷酷:巩固帝国在太平洋中西部已取得的绝对优势,同时像一把铁钳,死死扼住美国通向太平洋的喉咙。

李垠采取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封锁战术。由“镇海”级重巡洋舰和“角鲨”级远洋潜艇组成的外围巡逻线,远至关岛以东、阿留申以南,猎杀任何试图进出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船只。无论是悬挂美国旗的商船,还是中立国的可疑船只,一经发现,轻则勒令返航、登船检查,重则直接击沉。曾经繁忙的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等港口,如今门可罗雀,航运几近断绝,美国与亚洲、澳洲的贸易联系被硬生生斩断。

美军自然不甘心失去太平洋。在经历了中途岛、珍珠港等一系列惨败后,他们利用其强大的工业能力,倾尽全力重建太平洋舰队。一批新建造的驱逐舰、巡洋舰,甚至匆忙完工的“埃塞克斯”级航母“费城”号,被集结起来,企图打破帝国的封锁,至少恢复近海航道的安全。

六月上旬,这支由“费城”号航母、两艘重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组成的美军特混舰队,在海军中将哈尔西的指挥下,冒险驶出圣迭戈军港,试图寻找帝国舰队决战,或至少证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存在。

然而,他们的行踪早已被帝国前出的潜艇和远程侦察机发现。李垠等待这个机会已久。

“终于出来了。”李垠在“天龙”号的指挥室里,看着沙盘上代表美军舰队的标识,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命令,‘翔凤’号舰载机群先行发动空中打击,‘天龙’号机群待命。巡洋舰分队前出,占据有利炮击阵位。我们要在这里,”他的手指点在洋面上一个不起眼的坐标点,“送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后一程!”

激烈的海空大战在距离加州海岸约六百海里的洋面上爆发。帝国“翔凤”号率先发起攻击,数十架“海鹰”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在“烈风”战斗机的掩护下,如同蜂群般扑向美军舰队。美军“费城”号奋力反击,舰载战斗机升空拦截,防空火炮在空中织成密集的火网。但帝国飞行员经验更为丰富,战术更为娴熟。尽管损失了不少飞机,但致命的鱼雷和炸弹还是接连命中“费城”号和多艘护航舰只。

正当美军舰队忙于应付空中攻击时,李垠亲率以“天龙”号为核心的主力舰队切入战场。“龙威”、“龙腾”号战列舰的356毫米主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巨弹呼啸着跨过数十公里的距离,精准地砸向已是伤痕累累的美军战舰。与此同时,第二波来自“天龙”号的舰载机群加入了战场,给予了美军舰队最后的致命一击。

战斗持续了数小时。当夕阳将太平洋染成一片血红时,曾经象征着美国海军复兴希望的新太平洋舰队,已化为海面上燃烧的残骸和漂浮的油污。“费城”号、两艘重巡洋舰及大半驱逐舰沉入冰冷的太平洋底,仅有少数舰只带伤狼狈逃回本土。美军司令哈尔西将军下落不明。

此役,帝国太平洋舰队以较小的代价,彻底消灭了美国重建的太平洋舰队,无可争议地掌控了从东瀛府到美洲西海岸的整个太平洋制海权。美国失去了在太平洋上与帝国争锋的最后资本,其西海岸门户彻底洞开,完全暴露在帝国海空力量的兵锋之下。

全球三大洋的制海权争夺,在战争初期便以帝国海军的压倒性胜利而告一段落。大西洋的破交、印度洋的控扼、太平洋的封锁与歼灭,帝国海军用钢铁与火焰,为后续的陆上决战铺平了道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