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血火炼狱柏林巷 德国终章降幡悬(2/2)
工兵迅速将成捆的炸药塞入墙体缺口。
“引爆!”
轰隆一声巨响,大楼的一面承重墙被炸毁,整栋建筑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部分结构开始坍塌。帝国步兵趁机发起冲锋,与从火海中逃出或被埋的残存德军展开白刃战。
类似的攻坚战斗在市政厅、火车站、波茨坦车站等关键节点反复进行。帝国军依靠绝对的火力优势和士兵的英勇,一步步蚕食着德军的防御区域,向市中心缓慢而坚定地推进。
柏林城内,已是一片末日景象。街道上遍布瓦砾、烧焦的车辆和倒毙的尸体。自来水、电力系统早已瘫痪,食品极度短缺,幸存者蜷缩在地窖和地铁站内,在饥饿、恐惧和持续不断的爆炸声中煎熬。德军的抵抗虽然疯狂,但组织已趋于混乱,各部队之间联系中断,往往只能各自为战。
四月十八日,帝国军先头部队终于推进到蒂尔加滕公园区,德国皇宫已遥遥在望。
在帝国皇宫深处的地下避弹室内,空气污浊,灯光昏暗。威廉二世瘫坐在椅子上,昔日不可一世的德皇如今眼窝深陷,头发凌乱,华丽的军服上沾满污渍。外面的爆炸声越来越近,甚至能清晰听到机枪射击和士兵冲锋的呐喊。
“陛下……中国人……已经打到威廉大街了……总理府……可能守不住了……”一名满身尘土和血污的侍卫官踉跄着报告,脸上写满了绝望。
威廉二世目光呆滞,仿佛没有听见。他喃喃自语:“德意志……千年荣耀……难道真的要亡于朕手……”他环顾四周,昔日簇拥着他的将军和大臣们,此刻大多垂头丧气,或眼神闪烁,暗中盘算着自己的出路。
“不!朕绝不投降!朕是德意志的皇帝!朕要与柏林共存亡!”他突然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避弹室的大门被猛地敲响,外面传来混乱的呼喊和枪声。片刻之后,门被从外面打开,几名神色惊惶的官员和军官冲了进来。
“陛下!守军……守军已经崩溃了!中国人的坦克就在外面!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投降吧,陛下!为了德意志还能留下一点血脉!”一位老臣涕泪交加地恳求。
威廉二世握着剑的手剧烈颤抖着,他看着眼前这些曾经信誓旦旦保证胜利的臣子,看着他们眼中的恐惧和哀求,最终,那支撑着他的最后一丝疯狂与骄傲,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般泄掉了。他手中的佩剑“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告诉他们……我们……投降……”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随即瘫软在椅子上,瞬间像是苍老了二十岁。
消息很快通过残存的通讯渠道传出。
启元二十一年(1921年)四月十八日下午三时许,柏林城防司令官,代表德意志帝国最高统帅部,向帝国第一集团军前线指挥部接洽投降。
消息传到措森的统帅部,柏凌岳脸上并无太多胜利的狂喜,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他立即下令:“准其投降。命令各部,停止攻击,维持战线,接收德军投降。务必确保威廉二世及其主要阁僚的安全,严密看管。同时,向新京发报,呈报陛下:柏林已下,德意志帝国,投降了!”
当赤龙旗在残破不堪、硝烟仍未散尽的帝国总理府屋顶缓缓升起时,无数浴血奋战的帝国官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这面旗帜的升起,不仅标志着柏林战役的结束,更象征着欧陆持续数年的战火,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终结。曾经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其自诩为千年不朽的首都废墟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全球。在新京,万民沸腾,钟声响彻云霄;在伦敦、巴黎,人们走上街头,欢庆的同时,目光也复杂地投向了东方那轮冉冉升起的赤色太阳;在华盛顿,白宫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与恐慌。
柏凌岳站在刚刚清理出来的帝国总理府阳台上,望着眼前这片满目疮痍的废墟城市,心中并无多少征服者的快意,反而充满了对战争残酷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凝重。
他知道,军事上的征服已然完成,但政治上的博弈与战后秩序的重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帝国的征程,翻过了血与火铸就的最辉煌一页,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同样充满挑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