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徒劳挣扎(2/2)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像是在催促着什么。不知不觉中,指针已经指向了晚上十一点。林晓妍的手指被草稿纸磨得发红,指尖甚至起了一个小小的茧子,按压时会有轻微的刺痛感。她的眼睛干涩得厉害,视线开始变得模糊,看屏幕上的数字时,偶尔会出现重影。她不得不每隔半个小时就滴一次眼药水,才能勉强维持清晰的视线。
终于,在凌晨十二点半的时候,她完成了所有数据的核对和调整。看着表格里整齐划一、交叉验证无误的数据,林晓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了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她把整理好的最终版本保存好,发送给了上级,然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此刻,她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如释重负的轻松。
她本以为,这次总能顺利通过审核了。毕竟,她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手动核对了每一个数据,调整了所有能发现的问题。她甚至在邮件里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核对过程和调整依据,希望能让领导看到她的用心。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仅仅过了十分钟,她的办公软件就弹出了上级的回复邮件。邮件内容很短,只有一句话,却像一把冰冷的锤子,狠狠砸在了她的心上:“这只是表面核对,没有深挖数据背后的逻辑关联,这样的结果毫无意义。”
“毫无意义……”林晓妍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她盯着屏幕上的邮件,手指微微颤抖,刚才的如释重负瞬间被巨大的失落和挫败感取代。她付出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牺牲了晚餐和休息,熬到深夜,换来的却是“毫无意义”的评价。
她点开自己提交的数据表格,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些整齐的数字,心里充满了委屈和困惑。什么是“数据背后的逻辑关联”?她已经按照自己能想到的所有方式核对了数据,确保了数值的准确性,难道还不够吗?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领导的要求。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有电脑主机运行的轻微嗡嗡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林晓妍趴在桌子上,把脸埋进手臂里,肩膀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鼻尖一阵阵发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被她强忍着没有掉下来。她不想哭,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她是凭着实力考上这家公司的,是领导认可的新人,她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可是,心里的委屈和无助像是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抑制不住。她想起了入职前的憧憬,想起了家人的期待,想起了自己在面试时信誓旦旦地说“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可现在,她连最基础的数据对接工作都做不好,甚至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种深深的自我怀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的心脏,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的手指紧紧攥着桌角的草稿纸,纸张被揉得皱巴巴的,边缘都被指甲掐出了痕迹。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可这刺痛却让她稍微清醒了一些。她抬起头,用手背擦了擦眼角的湿润,强迫自己重新看向屏幕。邮件里没有更多的解释,没有指明具体哪里需要改进,只有那句冰冷的“毫无意义”。
她尝试给上级发消息询问具体问题,却发现对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显然已经下班休息了。她又翻出三个部门对接人的联系方式,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拨通电话。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她不想因为自己的问题打扰别人休息,更何况,之前联系他们时,得到的也只是敷衍的回复。
办公室里的空调依旧吹着微凉的风,林晓妍裹了裹身上的外套,却还是觉得冷。这种冷,不是身体上的寒冷,而是从心底里透出来的寒意。她看着屏幕上那些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整齐数据,现在只觉得无比刺眼。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知道该如何“深挖数据背后的逻辑关联”,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坚持下去。
草稿纸上,那些凌乱的计算公式和核对标记,像是在无声地嘲讽着她的徒劳。她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却只得到了一场空。疲惫、委屈、无助、自我怀疑……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压得她几乎崩溃。她再次趴在桌子上,肩膀颤抖得更厉害了,压抑的呜咽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断断续续地响起,却始终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她不知道,这场漫长而徒劳的挣扎,还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在这无边的黑暗里,是否有人能伸出手,拉她一把。此刻的她,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的小船,只能在风浪中无助地漂泊,看不到丝毫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