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民心所向谣言溃散 高层定调大局终定(1/2)
民心所向谣言溃散高层定调大局终定
作者:朱氏春秋
就在舆论战陷入胶着状态之际,冯灯包在京城的办公室里正在部署新一轮的攻势。
他看着电脑屏幕上实时滚动的网络舆情数据,对围坐在会议桌旁的下属们说:看来光是正面攻击还不够,我们要改变策略。
第一,继续加大对那些敢说真话的普通网民的打击力度。特别是那个开渔家乐的张建军,找几个人去他店里,然后写差评。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替林昊宇说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二,抓住他们新闻发布会中的细节做文章。沈墨不是说安置率87.3%吗?我们就重点炒作那12.7%没有被安置的人,把他们的故事放大,要渲染出悲情效果。
第三,冯灯包阴冷地笑了笑,启动b计划,暗示林昊宇与赵弘毅等企业家存在权钱交易。记得要用据知情人士透露疑似这样的字眼,既要达到抹黑效果,又要让他们难以追究法律责任。
新的攻势很快展开。
张建军的渔家乐突然接到大量恶意预订,然后在开业时间集体爽约,导致食材大量浪费。
同时,点评网站上涌现大量一星差评,内容如出一辙:服务差劲价格虚高疑似有政府背景。
与此同时,一篇题为《被遗忘的12.7%:海天改革背后的血泪》的长文在多个自媒体平台传播。
文章刻意采访了几个对安置政策不满的编外人员,将他们的个别案例渲染成普遍现象。
虽然文章很快被证实存在大量失实内容,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扩散。
更阴险的是,一些打着深度分析旗号的帖子开始流传,暗示海天产业发展基金是林昊宇与企业家进行利益输送的幌子。
这些帖子运用大量专业术语和看似合理的推论,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面对新一轮的舆论攻击,海天市民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强烈。
以张建军为例,面对恶意差评,他在朋友圈发文:清者自清,我相信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
结果这条动态获得了大量本地市民的声援,许多人自发到店消费表示支持,店里的营业额不降反升。
望海巷的居民们更是组织起来,集体拍摄了一段视频《我们眼中的新海天》。
视频中,老老少少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表达对改造工程的支持。这段视频在本地朋友圈刷屏,获得了数万转发。
与此同时,省报驻海天记者站的一名老记者经过深入调查,撰写了《海天改革实地调研报告》,用大量第一手资料驳斥了网络上的不实言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