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坠入那无瑕的羽翼(3)(1/2)
教育内容往往和需求挂钩。
魔神战争期间,建造、运输、制药、种植、战略、实战等方面的教育水平高度发达,红发少年最关心的商业反倒被压缩得只剩下了最基础的物资调配与记账。
它们被淹没在成堆的课程里,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充满了冰冷的数字与条令。
没办法从课堂上得到有效的知识,少年便只能自己摸索。
起初,他只是个观察者。在蒙德城繁华的市集上,他看到面包师用刚出炉的面包,换取铁匠的一盒新钉子;看到吟游诗人用免费驻唱,换来酒馆老板的一杯苹果酒;看到骑士用一次护卫,换来商队由衷的感谢与些许报酬。
物品可以用来交易,劳动力可以用来交易。
他看到小巷中两个孩童争吵,其中一个用“我再也不跟你玩了”作为威胁,换取了对方心爱的玩具;学堂里,一个经常被欺负的孩子交出每天的午饭,向身材魁梧的同学换取庇护与安宁。
情感可以交易,尊严也可以交易。
他看到神明的代言人规定参与建设的人之子的工作时间,并许以相应的补贴;眷属们弹奏乐器,自发表演,让民众们闲暇时都能听见那为迭卡拉庇安奏响的颂歌;而蒙德的军队遍及北境,神明拨弄棋盘,囊括无数人口与领地,宣扬烈风之名。
时间可以交易,信仰可以交易,命运亦可以交易。
所以……
为了做出一桩足以让神明也感兴趣的生意,他的心中陡然升起些许称得上“悖逆”的想法——
“如果能以物质换取信仰,以信仰凝聚团结,再通过团结确保尊严,投入时间、锚定命运,那么最终,凡人是不是也可以……”
他被自己这大逆不道的想法吓得整晚没睡,可第二日出门,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状。
然而,在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和压在心底之间,他果断地选择了前者,并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要如何顺利“创业”、收获第一笔“启动资金”。
在和神明做生意前,他需要先攒够一波家底。一无所有的他对比了种种方式,最后选择进入教堂侍奉、当技术人员、成为管理层等等通天坦途之外的另一种方式。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逢不用上学,他便总是在城市中游走、打探消息。他帮助原料短缺的面包师联系上恰好因为家庭变故而急着出售原料的囤积癖;他让技艺精湛、想接点儿私活的匠人有机会为一位追求生活品质的贵妇定制独一无二的雕花家具;他稍稍运作,便令失去战马的退役骑兵进入了运输队……
他的勤恳和机灵让他迅速积攒了一批家底,这样的成功很难复刻,如果不是因为他之后特意撰写了回忆录,或许往后的莱艮芬德们都不会知道——奠定未来家族豪富的“第一位莱艮芬德”,所赚的第一桶金不是靠酒,而是靠人脉和消息。
他不是神明,不能通过风收集消息,却建立起了规模可观的信息网。
这张网起初只是为了交易而生,但随着信息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少年发现,在它之中流淌着的不仅仅是商机。
通过那些似是而非、亦真亦假的言语,他终于能窥得与那位神明相关的零星碎片,进而拼凑出了一个与众人口中描述的、资料里所记载的截然不同的迭卡拉庇安——
“雪山神殿的木制廊柱需要换新,采购者专门强调要用石料代替。”
“神殿的零食采购……”
“纸张用量……”
“魔神给神王献上的拜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