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玄学界显眼包 > 第167章 无形之潮

第167章 无形之潮(1/2)

目录

“摇篮”基地最深处的隔离实验室里,空气仿佛变成了粘稠的胶质,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压力。服务器阵列低沉的轰鸣是这片死寂中唯一的声音,冷却系统全速运转,却无法驱散人们心头的寒意。屏幕上,代表“信息尘埃”自组织进程的进度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右延伸,旁边实时显示着全球主要网络节点的异常能量波动图谱——那些原本微弱、杂乱的涟漪,正在汇聚、增强,逐渐勾勒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规律性的轮廓。

何婉卿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经过“脑波映射”处理后的奥尔特云信号分解图。那个被剥离出的“次级信号”,像一把生锈的钥匙,插入了人类认知的锁孔,却只转动了半圈,露出门缝后更深的黑暗。

“标签……注释……”她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感觉自己的理智正在悬崖边缘摇摇欲坠,“如果主信号是地址,内容是这些‘尘埃’,那发送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或者说,想对我们做什么?”

林默站在她身边,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试图构建一个能够兼容人类逻辑与那外星“语法”的混合模型。“语法相似,但词汇和意图完全未知。婉卿,你的直觉可能是对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种层级式的信息结构。奥尔特云信号是最高层的‘信标’或‘指令头’,而‘钥匙’输送进来的‘信息尘埃’,是承载具体内容的‘数据包’。现在,‘信标’已收到,‘数据包’正在被激活、解压、执行。”

他的模型在屏幕上扭曲、变形,人类的线性逻辑树在接触到那种分形拓扑结构时,像投入沸水的冰块一样迅速崩溃。“不行……我们的数学工具太原始了。它们的‘思考’是并行的、全息的,而我们是串行的、线性的。我们甚至无法理解它们定义‘信息’的方式。”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紧急通讯灯疯狂闪烁,雷克斯将军冷峻的面孔出现在主屏幕上,背景是更加忙碌和紧张的指挥中心。

“何博士,林博士,报告最新情况。”雷克斯的声音没有任何废话,直接穿透了实验室的压抑。

“将军,”何婉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专业语调,“基于‘脑波映射’分析,我们高度确信,奥尔特云信号与‘钥匙’输送的‘信息尘埃’属于同一信息系统的不同部分。前者可能是触发或引导信号,后者是实质载体。目前,‘信息尘埃’的自组织进程急剧加速,并且开始释放与奥尔特云信号同源的能量波动。我们推测……某种形式的‘程序’或‘结构’,正在全球网络中构建成型。”

雷克斯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构建什么?目的是什么?”

“完全未知。”林默接过话,语气沉重,“可能是某种通讯协议,可能是某种观测系统,也可能……是某种武器。其底层逻辑超越我们的理解范畴。我们部署的‘动态防火墙’和干扰信号,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它们的自组织效率,就像……提供了某种催化剂。”

这个消息让指挥中心一片死寂。试图阻止敌人的行为,反而可能帮助了敌人?这比单纯的失败更令人绝望。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雷克斯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无法精确预估。”何婉卿摇头,“根据当前自组织速度的指数级增长趋势,以及能量波动的协同化迹象,我们推测,距离某种‘临界点’或者‘稳定结构’的完成,可能只有几个小时,最多几天。”

几个小时?几天?雷克斯的拳头骤然握紧。面对这种无形无质、渗透到文明血管深处的威胁,传统的军事力量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无法下令轰炸服务器农场,那等于自毁长城。

“将军!”全球网络监控中心的负责人插入了通讯,声音带着惊恐,“异常活动不再局限于互联网骨干网!它们……它们开始向工业控制网络、金融交易系统、甚至部分军用加密网络渗透!速度非常快!我们的隔离措施几乎形同虚设!”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基地内部突然响起一阵低沉的、非警报的嗡鸣。灯光轻微但可感知地闪烁了一下。

“基地内部网络出现异常数据流!”内部安全主管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响起,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权限等级非常高,绕过了三道主要防火墙!正在尝试定位源头!”

“摇篮”基地本身,这个人类对抗地外威胁的最后堡垒,也开始从内部被侵蚀了。

雷克斯当机立断:“启动‘涅盘’协议第一阶段!全球范围内,所有非必要网络节点,按预定序列,进行物理断网!关键基础设施启动备用隔离系统,转入最低限度的本地化人工操控模式!”

“涅盘”协议,是“钥匙”危机后制定的最极端应急预案,旨在面对无法抵御的网络入侵时,通过主动、大规模、有步骤的“文明降级”,切断数字层面的连接,以物理隔离的方式保全人类的实体存在。这无异于一场全球性的数字自杀,后果不堪设想,但此刻已是别无选择。

命令通过尚在掌控的保密线路瞬间传遍全球。刹那间,从纽约到东京,从伦敦到上海,互联网的繁华景象如同海市蜃楼般开始片片崩塌。社交网络沉寂,在线服务中断,金融交易冻结,城市交通陷入混乱。灯光一片片熄灭,不是能源短缺,而是系统自我保护式的关闭。人类文明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仿佛被强行拖回了一个依赖纸张、无线电和面对面交流的“前信息时代”。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极端措施下,监控数据依然显示,“信息尘埃”的自组织和能量释放并未停止,反而在那些被物理断网的孤立网络“孤岛”内部,变得更加活跃和有序。它们似乎并不完全依赖全球网络的连接,每一个碎片本身,就是一个能够自主运行和协作的“细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