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 > 第138章 口碑逆袭

第138章 口碑逆袭(1/2)

目录

老陈茶馆的榆木桌泛着深棕的包浆,桌角处还留着道浅痕——是去年小夏追着成彦要签名时,不小心用美工刀划的,现在被老陈用砂纸轻轻磨过,只剩淡淡的印记。桌上摆着三台设备:成彦的平板贴了层栀子花纹的软膜,边角有点翘边,是小夏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小夏的手机壳挂着樱桃吊坠,吊坠上的漆掉了点,露出里面的银色;顾怀安的笔记本边缘卷了边,封面贴了张小小的Ep宣传贴纸,是《淬炼》的音符图案。三台屏幕齐刷刷停在《暗夜行者》的豆瓣页面,7.2分旁边的绿色“上涨”箭头,像刚从土里冒头的草芽,在阳光下晃得人眼亮。

王阿姨端着搪瓷托盘走过来,托盘里的姜茶冒着热气,氤氲的水汽裹着桂圆和红枣的甜香,飘得满屋子都是。她把茶碗挨个放在三人面前,粗瓷碗沿小心地摆着片新鲜栀子花瓣——花瓣上还沾着晨露,是她早上在花圃里挑的,特意选了刚绽放的,怕蔫了影响心情:“刚摘的花瓣,沾点喜气,咱们成彦的剧首播,可得顺顺利利的。”她摆花瓣时手指轻轻捏着,生怕露水掉在桌上,“这花瓣要是蔫了,我再去摘,花圃里多的是。”

“涨了涨了!7.3了!”小夏突然从椅子上蹦起来,帆布包的樱桃吊坠“当”地碰到桌角,发出清脆的响。她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滑动,指腹因为用力有点发红,连指甲盖都泛着白:“你看这条评论!剧评人‘剧说新语’说‘成彦的法庭戏把我看哭了,最后那句“我替妹妹等了三年”,没有嘶吼,没有大哭,却比任何催泪剧都戳心’!还有这条,‘这才是小成本剧的良心!没有流量明星的尬演,没有狗血套路,只有扎实的演技和走心的故事,比那些投资上亿却拍得稀烂的古偶剧强一百倍’!”

小夏说着,突然把手机怼到成彦眼前,屏幕差点碰到成彦的鼻尖:“姐!你快看这个!有人截了你攥证词文件的特写,说‘这个动作太真实了,像真的握着亲人的念想,我妈看的时候指着屏幕说“这姑娘肯定心里装着事儿”’!”她蹦跳着绕着桌子转了圈,帆布包甩得更开:“上次那个流量剧,主角连哭都要靠眼药水,还敢吹‘国民演技派’,跟姐你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他们的剧首播评分才5.8,现在还在掉,咱们这剧涨得比火箭还快!”

成彦坐在藤椅上,指尖捏着顾怀安做的桃木音符书签,无意识地摩挲着花瓣纹路——书签被她带在身边快一个月,桃木表面被磨得光滑,还带着她的体温。平板上正循环播放昨晚播出的“林墨法庭陈述”片段,她看着屏幕里的自己:深灰色律师服的袖口被风微微吹起,眼眶泛红却没掉泪,念到“妹妹的画还在我抽屉里,她等真相等了三年”时,右手指尖轻轻攥紧了证词文件,指节泛出淡淡的白。这个小细节是她拍前临时加的——当时她想起自己抽屉里也放着老家寄来的栀子花瓣,突然就动了林墨“握着念想”的感觉,现在看评论区,近一半的好评都提到了这个动作,她的嘴角忍不住偷偷上扬,眼神里漫开淡淡的欣慰。

“行业里有个冷知识,小成本剧的‘口碑逆袭率’连10%都不到。”周老端着姜茶凑过来,他的笔记本摊在桌上,页面边缘有点卷边,上面还夹着张旧的话剧票根——是他十年前演《雷雨》时的票。笔记本上用蓝黑两种笔写满了数据分析,蓝色是评分曲线,黑色是评论关键词:“你看这条蓝色曲线,昨晚播完法庭戏后,评分每小时涨0.1,现在已经7.5了,比我之前跟踪的《老城》快多了——《老城》当初首播7.3,被流量粉丝刷了一堆一星,花了三天才爬到7.8,咱们这剧连黑粉都少,因为质量摆在那儿,想黑都没理由。”

周老用手指点了点“五星好评占比”那栏:“你再看这个,首播时五星占比才30%,现在已经60%了,四星占比25%,一星二星加起来才5%,这在小成本剧里简直是奇迹。上次有个投资五千万的剧,首播五星占比才20%,最后评分卡在6.5,再也没涨上去。”他喝了口姜茶,语气里满是自豪,“咱们这剧,靠的就是‘真’——演技真,故事真,情感真,比那些靠营销堆出来的‘爆款’强多了。”

顾怀安坐在成彦旁边,笔记本上正用不同颜色的笔整理观众反馈:蓝色标注“演技相关”,红色标注“细节相关”,绿色标注“情感相关”。他把“高频好评关键词”列了个表格,每个词后面都附了三条具体评论,比如“细节戳心”后面,就写着“林墨翻妹妹照片时,手指轻轻擦过照片边缘,像怕碰坏了;法庭上攥文件的动作;听到真相时瞳孔微微收缩”。“刚才平台方发来最新数据,”他把笔记本轻轻转向成彦,屏幕亮度调得刚好,不刺眼,“《暗夜行者》首播播放量破5000万,比同期播出的流量剧还高500万;‘成彦法庭戏’的片段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破2000万,转发量30万,评论里全是‘求更新’‘太好哭了’。”

顾怀安的指尖在“完播率”那栏停了停,眼里带着笑意:“平台说咱们剧的完播率是80%,同期流量剧才50%——完播率最能说明问题,观众是真的想看下去,不是为了追星才点开。之前那些说‘小成本剧没人看’的营销号,现在都在蹭咱们的热度,有个营销号昨天还说‘小成本剧难出爆款’,今天就发长文‘被《暗夜行者》打脸,这才是好剧该有的样子’。”他说话时声音放得很轻,怕打扰到成彦看评论,还悄悄把自己的姜茶往她那边推了推,让她方便拿。

王阿姨刚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个油纸袋,袋口飘出葱花饼的香气——是巷口张叔家的,成彦最爱吃他家的脆边饼。“张叔听说咱们成彦的剧播出,特意多烤了会儿,说‘脆边的好吃,成彦姑娘就爱这口’,还多送了我块,说‘祝成彦姑娘的剧大火’。”王阿姨把纸袋放在桌上,小心地打开,里面的葱花饼还热乎着,金黄的表面撒着白芝麻,脆边微微焦,“快吃点,别光顾着看屏幕,眼睛都看直了,等会儿该饿了。”

她给每个人递了块饼,自己也拿了块,咬了口说:“刚才在菜市场,张阿姨拉着我聊了半天,说她昨晚看剧看到半夜,哭了半包纸巾,还让我跟你说‘林墨这个角色太好哭了,你演得比她亲闺女还像,我看完就跟我闺女说,以后做人得像林墨一样,有良心,有韧劲’。”王阿姨擦了擦嘴角的饼渣,眼里有点湿润,“我听着都高兴,咱们成彦的努力没白费,这么多人喜欢林墨,喜欢你的表演。”

成彦接过葱花饼,咬了口脆边,“咔嚓”一声响,熟悉的咸香在嘴里散开。她突然想起拍法庭戏那天的场景:仓库里的聚光灯有点刺眼,她紧张得手心出汗,台词背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怕找不到“忍着不哭”的感觉。顾怀安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瓶温水,等她练得累了,就递过来让她喝,还帮她擦了擦手心的汗,说“哭不是最痛的,忍着不哭才是——林墨想让妹妹看到的是坚强的自己,不是脆弱的样子”。王阿姨当时也在,煮了姜茶放在保温桶里,每隔半小时就给她递一杯,说“喝点暖的,心就定了,眼泪就不容易掉下来”。小夏则帮她整理证词文件,把每页都折了个小角,方便她翻页,还说“姐,你念‘妹妹等了三年’这句的时候,我都想替你哭,太戳心了”。

那些辛苦的、紧张的、温暖的瞬间,现在都变成了屏幕上的好评,变成了观众的“看哭了”“太真实了”,变成了手里热乎的葱花饼和姜茶,成彦的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软乎乎的,满得快要溢出来。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书签,桃木的花瓣纹路在阳光下格外清晰,突然觉得所有的坚持都值得。

“姐!快看!8.0了!8.0了!”小夏突然激动地抱住成彦的胳膊,差点把成彦手里的书签碰掉,成彦赶紧用另一只手接住。小夏的手机屏幕亮着,大V“影视观察者”的长文标题格外醒目:《为什么说〈暗夜行者〉的成彦,重新定义了“律政剧女主”》。“我念给你听!”小夏清了清嗓子,声音有点哽咽:“‘以往的律政剧女主,要么是“职场女强人”的刻板印象,要么是“靠男主拯救”的套路设定,而成彦的林墨,打破了这些框架——她有软肋,软肋是妹妹的念想;她有铠甲,铠甲是对真相的坚持。她会在翻妹妹照片时偷偷笑,会在法庭上因为委屈泛红眼眶,会在抓住证据时攥紧文件,这些小细节不是“演”出来的,是“活”出来的。在流量当道、演技被资本轻视的现在,成彦用林墨证明:好的表演,不需要流量加持,只需要对角色的真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