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开机(2/2)
第五遍、第六遍、第七遍……太阳慢慢升起来,雾散了,片场的人也多了,成彦的额头上全是汗,警服的后背湿了一片,贴在身上有点凉。第十二遍时,她走到巷子中间,突然想起顾怀安U盘里的“专注纯音乐”——没有歌词,只有淡淡的钢琴声,像苏清心里的“静”。她在心里跟着音乐的节奏走,每一步都踩着钢琴的节拍,肩膀沉着,手贴紧,心里想着“搭档的牺牲、受害者的期待、自己的责任”,慢慢走到巷子尽头。
“停!”导演的声音响起来,成彦心里一紧,以为又要重拍,却看到导演从监视器后面站起来,手里拿着对讲机,语气比之前软了:“再拍最后一遍,保持这个状态,注意走到巷子三分之二处时,肩膀稍微动一下——不是晃,是‘疼’的反应,苏清看到受害者的警戒线了,心里会抽一下。”
第十三遍,成彦深吸口气,走进巷子。风还是刮着槐树叶,地面的水珠已经干了点,她走到三分之二处时,故意让肩膀微微抖了一下——很轻,像被风吹了一下,却又带着点“忍不住的疼”。走到巷子尽头,她停了停,没回头,等着导演的声音。
“过了!”
两个字像块石头落地,成彦的腿突然有点软,她扶着旁边的墙,深吸了口气——不是累的,是释然,是激动。场务跑过来递水,笑着说“成彦老师,你可算过了!刚才导演都快把对讲机捏碎了”;周明也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不错啊,最后一遍的‘肩膀一抖’,比我当年演的还到位!”
张岚从化妆间走出来,手里拿着条干毛巾,递给成彦:“擦擦汗吧,别感冒了。我刚才在旁边看,你第十遍的时候就快找到了,就是差了点‘疼’的反应——电影镜头就这点好,再小的细节都能拍出来,也这点坏,再小的缺点也藏不住。”她笑着补充,“行业里有个冷知识,电影背影镜头的平均拍摄次数是6遍,你拍13遍,不算多——我当年拍《逆光》的背影,拍了18遍,导演说‘你这背没带着当妈的愁,不像’。”
成彦擦着汗,看着监视器里自己的背影——巷子尽头的藏蓝色警服,肩膀微微沉,手贴在裤缝边,走到三分之二处时,肩膀轻轻一抖,像有情绪从背上传出来。她突然觉得,这13遍没白拍——每一遍的调整,每一次的被喊停,都是在靠近苏清,都是在把“自己”变成“角色”。
休息时,她掏出手机,插上顾怀安的U盘,点开“放松版《栀子香》”——吉他声软乎乎的,混着栀子花开的声音,像顾怀安在旁边说“你做得很好”。她给小剧组发了条消息:“第一个背影镜头过了,拍了13遍,谢谢你们的姜茶和音乐,帮了我很多。”
很快收到回复:
王阿姨:“过了就好!累了就多喝姜茶,我再给你寄点,别硬扛!”
小夏:“姐好棒!13遍算什么?上次小李做证据文件,改了20遍呢!等你回来,我给你买奶茶!”
顾怀安:“我就知道你能行,背影有情绪很难,你做到了。晚上要是累,就听放松版音乐,早点休息,别熬夜看剧本。”
成彦看着消息,心里暖得发慌。她知道,这只是电影拍摄的开始,后面还有更多难的镜头——苏清的哭戏、格斗戏、跟嫌疑人对峙的戏,但她不怕了。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演苏清,身后有小剧组的牵挂,有前辈的鼓励,还有自己对“演好戏”的执着,这些都会像这13遍的拍摄一样,帮她一步一步靠近那个“最好的苏清”。
片场的阳光越来越暖,照在警服的补丁上,亮得很。成彦攥着手机,看着监视器里的背影,突然想起跑龙套时的自己——那时候演个尸体都要被骂“没情绪”,现在却能靠一个背影打动导演。她笑了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准备迎接下一个镜头——不管还要拍多少遍,她都愿意,因为她知道,每一遍的坚持,都是在走向自己当年仰望的那个“演员”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