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 > 第192章 新戏

第192章 新戏(1/2)

目录

星耀传媒的会议室飘着刚煮好的龙井香,是陈导自带的明前茶,青瓷茶杯里的茶叶根根立着,像极了景德镇窑里刚出的瓷针。阳光从百叶窗漏进来,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落在陈导攥着的剧本上——那本烫金封面的本子,封面上“青釉”两个字是陈导亲笔写的,墨色里掺了点景德镇特有的天青釉料,在光下泛着淡淡的瓷光。

陈导的袖口还沾着点浅灰色的瓷土碎渣,是昨天在景德镇古窑看开窑时蹭上的,碎渣嵌在他袖口的缝线里,像藏了粒小小的瓷籽。他把剧本往成彦面前推了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封面,指节上的老茧蹭得烫金纹路“沙沙”响:“成彦,这剧本你得好好翻,里面夹着张佛罗伦萨陶瓷博物馆的照片,我上次去拍的,你看那展柜里的青花瓷,釉色跟咱们景德镇的多像,就是多了点海外漂泊的景儿。”

成彦伸手接剧本时,指尖先碰到了封面的烫金——比想象中暖,是被陈导攥了一路捂热的。她轻轻翻开,纸张发出“哗啦”的轻响,第一页就看到陈导的手写批注,字迹有点潦草却有力:“此处拍修复镜头时,让演员盯着瓷器的釉色,别眨眼——参考你拍《幕后之光》里张师傅补飘带的状态,他当时盯着壁画看了三分钟,连呼吸都放轻了,那股‘跟活儿较劲’的劲儿,就是我要的。”

她的心跳突然漏了半拍,指尖沿着批注的墨迹慢慢划,想起去年在敦煌,张师傅磨滑石时说的话:“跟瓷器、壁画打交道,得把心沉到釉色里,你急,它就跟你急,你静,它才肯给你露真容。”那时候她还不懂,直到现在看到剧本里写的“女主对着青花瓷看了半小时,才敢下第一刀修复”,突然就懂了那股“静”的分量。

“我前前后后看了三遍《幕后之光》。”陈导端起青瓷杯喝了口茶,茶沫沾在嘴角也没擦,反而指着剧本里的陶瓷修复片段,“你拍张师傅补壁画时,眼神里那股‘懂’太难得——现在的流量小花,演匠人就只会摆俩姿势:要么皱眉盯着工具,要么假装擦汗,上次林薇薇试镜,你猜她怎么着?”

他突然放下茶杯,模仿林薇薇拿修复刀的样子——手腕翘得老高,刀尖对着空气比划,还故意挤眉弄眼:“她拿着修复刀跟男主说‘你看我修得好不好看’,我当场就憋不住了,说‘林小姐,这是修复刀,不是口红,不用对着人比划’!”

小夏在旁边“噗嗤”笑出声,手里的笔记本晃了晃,页角卷得像波浪的纸边掉了片下来。她赶紧捂住嘴,却还是忍不住吐槽:“我还听说林薇薇为了抢这角色,托关系给您送了套清代粉彩瓷,结果您直接让助理送回去了,说‘我要的是能演好修复师的演员,不是能收古董的收藏家’,把她经纪人都怼得说不出话!”

陈导哈哈笑起来,指节敲了敲剧本:“送瓷器有什么用?她连‘窑变’和‘烧裂’都分不清,上次采访还说‘陶瓷修复就是用胶水粘粘’,被景德镇的老匠人骂惨了——成彦,你不一样,你拍过张师傅,知道匠人手里的活儿有多金贵,这才是我找你的原因。”

成彦没接话,翻到剧本底37页,指尖停在那段描写上:“女主站在佛罗伦萨博物馆的展柜前,指尖隔着玻璃碰向青花瓷的釉色,像碰着隔了百年的乡愁,眼泪没掉,却把修复刀的柄攥出了汗。”她的眼眶突然有点热,想起去年在敦煌研究院,第一次看到张师傅修复的唐代飞天壁画时,也是这样——明明心里翻江倒海,却连呼吸都不敢重,怕惊扰了那些沉睡的色彩。

“这角色……太贴我了。”成彦的声音有点发哑,指尖轻轻碰了下纸上的“修复刀”三个字,像捧着真的工具。

“贴的就是你。”陈导身体往前倾了倾,从公文包里掏出份数据报表,“行业里有个冷知识,文艺片选角不看流量,看‘角色共情度测试’——我们拿《幕后之光》里你的镜头做测试,观众共情度是89%,比第二名的流量小花高了整整30个百分点。你盯着张师傅补飘带的眼神,你帮他递滑石时的动作,都透着‘懂’,这是演不出来的。”

成彦的目光落在报表上的数字,突然想起陆岩早上在微信里说的话——《幕后之光》第二季的预约量已经破500万,平台还想加拍“匠人海外行”的特别篇,下个月就要去景德镇拍陶瓷匠人,张师傅还特意跟陶瓷老伙计打了招呼,说要教她做陶瓷拓片。

她抬头看向陈导,指尖无意识地捏着报表的边角,把纸捏出了褶:“那……这部戏的拍摄地点和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主要在佛罗伦萨,偶尔去罗马的陶瓷作坊,拍半年。”陈导掏出张打印好的行程表,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拍摄地点,“我已经帮你联系好了海外团队,配了2名本地文化顾问——这是海外拍摄的规矩,避免出文化笑话,比如上次有个剧组把意大利陶瓷作坊里的‘窑神龛’拍成‘装饰品’,被当地媒体批评不尊重文化,最后还得重拍。”

“半年?”小夏突然叫出声,手里的笔“啪嗒”掉在桌上,笔帽滚到桌角,她赶紧蹲下去捡,头发帘都垂了下来,“那《幕后之光》第二季怎么办啊?平台都开始发预热海报了,张师傅还天天问我‘成丫头什么时候来景德镇’,他连陶瓷拓片的滑石都磨好了!”

成彦的指尖轻轻划着行程表上“佛罗伦萨”这几个字,心里像被两股绳子拽着——一边是陈导这样顶级导演的橄榄枝,是能把中国匠人精神带到海外的机会,是剧本里那些让她心动的细节;一边是等着她的团队,是张师傅磨好的滑石,是500万观众的期待,是她答应过要拍的陶瓷匠人故事。

她咬了咬下唇,指尖把行程表的边角捏得更皱了,连指甲盖都泛了白——她从来不是会犹豫的人,可这次,两边都是她舍不得的“真”。

“叩叩叩——”门被轻轻推开,顾怀安拎着个印着栀子花纹的保温袋走进来,袋口还冒着点热气。他把保温袋放在桌上,先给成彦倒了杯姜枣茶,杯子是她常用的浅粉色,杯盖里还垫着她上次落下的硅胶垫:“刚在楼下碰到陆岩,说陈导来了,就多带了杯龙井,是你喜欢的明前茶。”

他倒茶时的动作很轻,手腕微微倾斜,热水刚好没过茶叶,没溅出一滴。等他抬起头,看到成彦手里的剧本,眼神轻轻顿了一下——他认得那烫金封面,早上听陆岩提过陈导的新戏,却没问,只是把倒好的龙井递给陈导,声音很稳:“陈导,好久不见,您的龙井还是这么香。”

陈导看到顾怀安,眼睛一下子亮了:“怀安,你来得正好!我这剧本的主题曲,还想找你写呢——要那种‘瓷器刚出窑,釉色碰着风’的感觉,跟你给《幕后之光》写的不一样,但得有同样的温度。”

顾怀安笑了笑,目光落在成彦紧攥着剧本的手上,指腹轻轻碰了下她的手背——她的手有点凉,还在微微发颤。他没戳破,只是对陈导说:“只要成彦愿意接,主题曲我没问题。”他顿了顿,从手机里翻出张照片,“我去年去佛罗伦萨演音乐会时,认识了当地陶瓷博物馆的馆长马可,他是中国陶瓷迷,家里藏了不少景德镇的老瓷片。我可以帮你联系他,让他请当地最好的修复师教你手法——他们的‘金缮修复’跟咱们的‘瓷片补’不一样,能给你新灵感。”

成彦抬头看他,眼里满是犹豫:“可是《幕后之光》第二季……张师傅还等着我去景德镇,平台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