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赴醐州(1/2)
汪晓重重颔首,语气依旧恭敬:“晚辈不敢欺瞒先生,皆是实情。这些先贤英魂,皆是心怀大义之人,死后不愿消散,只想继续护佑苍生。晚辈有幸,能得他们信任,邀入万灵聚魂幡中,一同斩除阴邪、守护人间。”
白雪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小脸上满是骄傲:“是呀金庸老先生,汪晓哥哥可厉害了,那些先贤都很信任他呢!而且他们都很好相处,还经常给我讲古时候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金庸怔怔地望着汪晓手中的万灵聚魂幡,幡身之上,隐约有各色魂气流转,那是无数大义英魂汇聚的气息。
他一生研读史书,敬仰先贤,笔下的侠客,或多或少都有着这些先贤的影子。
郭靖的忠勇,似岳飞;乔峰的大义,似文天祥;杨过的坚韧,似勾践。他从未想过,自己毕生敬仰的这些古人,英魂居然真的聚集在眼前这魂幡之中。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难以言喻的动容。
金庸的墨魂微微俯身,目光落在万灵聚魂幡上,眼底满是敬畏与向往:“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我穷尽一生,在笔下书写侠义,描摹先贤风骨,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能与这些先贤英魂并肩而立……后生,你当真愿意让我这区区残魂,与这些先贤英魂同入一幡?”
汪晓见状,连忙再次躬身,语气愈发赤诚:“先生言重了。强者并非与生俱来,幡中诸英魂,亦是经岁月沉淀方有今日境界。万灵聚魂幡可凝魂体、速进修行,前辈入幡,实力必能早日精进。今我日前来,便是恳请前辈入幡。”
白雪也连忙说道:“是啊,金庸老先生,您就答应汪晓哥哥吧。等您魂体凝实了,在幡中也能继续写故事。”
金庸看着白雪天真烂漫的模样,又望向汪晓眼底的赤诚与坚定,再想起那些先贤英魂的大义,眼底闪过一丝决绝,还有几分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缓缓站起身,清瘦的虚影虽依旧微弱,却挺直了脊背,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又带着几分释然:“好!后生,我信你。”
汪晓闻言,心中激动得难以言表,连忙抬手,让万灵聚魂幡轻轻晃动。
幡身之上,一道温润的魂光缓缓落下,笼罩住金庸的墨魂。
金庸缓缓抬起脚步,清瘦的虚影渐渐升起,朝着万灵聚魂幡飘去。
周身的墨韵魂气化作一缕墨色流光,与幡身的魂光交织在一起。
……
收服伍子胥和金庸两位英魂后,汪晓便带着白雪动身,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醐州。
“事情都搞定了,我们出发。”汪晓转过身,看向一旁候着的白雪,语气平淡。
白雪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里面塞满了她爱吃的零食。
狐耳轻轻贴在头顶,尾巴收敛得极好,只在身后不经意间扫动一下,透着几分雀跃。
“好嘞!”白雪轻快应了一声,身形微微飘起,周身泛起细碎的白光。
汪晓点点头,身形一纵,径直腾空而起。
鬼气在他周身轻轻流转,托着他的身体轻盈升空,速度极快。
一鬼一妖的身影掠过城市上空,穿梭在云层之间。
下方的街道渐渐模糊,车辆和行人化作小小的黑点。
随着他们越飞越高,原本熟悉的城市轮廓,慢慢消失在视野之中。
飞行半个小时后,下方的景致渐渐变了模样。
连片的高楼被错落的水乡民居与现代小楼交织取代。
纵横交错的河道,缠绕在城区之间。
乌篷船的剪影在水面上缓缓移动,氤氲的水汽顺着河道蔓延开来,朦胧了两岸的黛瓦白墙与沿街商铺。
醐州,作为江浙水乡与现代都市交融的城市,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灵动,又有现代都市的烟火气息。
水网密布,水汽充沛,连空气里都浸着淡淡的湿润气息。
也正因为这般独特的环境,让醐州的阴域势力多与水息息相关。
汪晓缓缓收势,带着白雪朝着下方苕溪旁的僻静河岸落去。
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河岸步道,缝隙里长着细碎的青苔,踩上去带着几分湿滑。
岸边的垂柳垂着柔软的枝条,随风拂过苕溪水面,激起一圈圈浅浅的涟漪。
远处的古桥横跨河道,桥身爬满了藤蔓。
一旁便是现代化的路灯,暖黄色的灯光映着古桥与水面,透着几分古今交织的韵味。
“汪晓哥哥,这里也太好看了吧!”白雪刚一落地,就忍不住挣脱开汪晓的手,跑到河边,蹲下身轻轻拨弄着水面。
她跟着汪晓走过不少城市,却从未见过这般把水乡灵秀和都市烟火融得这么好的地方。
青瓦白墙、小桥流水、乌篷摇曳,街边还有连锁奶茶店和文创小店。
风里既有苕溪水汽和草木的清香,又混着淡淡的食物香气。
汪晓站在原地,目光缓缓扫过四周,魂念悄然铺开,却只轻轻掠过表层的阴气,没有深入探查。
他不想刚到醐州就惊动当地的阴域势力。
他打算先熟悉环境,逛逛这片苕溪沿岸的景致,再慢慢谋划整合阴域的事也不迟。
“这里是苕溪沿岸的老街区,保留着原始的水乡格局,又掺着现代感,确实挺不错的。”我们先逛逛,看看这边的情况,顺便在苕溪边上找家民宿落脚。”
“好呀好呀!”白雪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水珠,蹦蹦跳跳跑到汪晓身边,“我们去那边的古桥看看吧,还有那些乌篷船。”
汪晓无奈地笑了笑,任由她扯着自己的手臂,朝着不远处的古桥走去。
一鬼一妖沿着苕溪沿岸慢慢走着,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的民居大多临水而建。
窗户雕着精致的花纹,不少人家的门口挂着红灯笼,暮色中,灯笼的光晕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街边的商铺灯光亮着。
有卖水乡特产的小店,有装修文艺的咖啡馆,还有推着小车卖小吃的摊贩。
吆喝声、谈笑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偶尔有乌篷船从身边划过,船夫戴着斗笠,摇着橹。
“汪晓哥哥,你之前说,醐州阴域有七股势力,最大的是灵汐府,府主叫沈清沅,对不对?”走了一会儿,白雪咬着刚买的糕点,含糊不清地问道。
“嗯。”汪晓脚步不停,目光扫过前方横跨苕溪的古桥,“沈清沅,南朝梁代的水乡才女,沉尸苕溪后执念不散,化鬼后统一了醐州的水域鬼域,手下有六万三千名鬼属,还有两名核心骨干,一女一男,女的叫舒梅,擅长操控水雾,男的叫顾珩,擅长隐匿侦查。”
“舒梅……这个名字好好听啊。”白雪嚼着糖葫芦,眯起眼睛。
汪晓没有理会白雪的惊叹,依旧自顾自说道,“苕溪是醐州的母亲河,也是灵汐府的核心据点,沈清沅和她的大部分手下,都隐匿在苕溪的水下据点里。不过也有不少鬼属散居在苕溪沿线的各个河道、古桥、民宿、芦苇荡里,负责守护醐州阴域边界。还有一些鬼属会在夜间出来,巡查有没有作恶的邪祟,维护水乡的安宁。总体而言,沈清沅算是一个好鬼。她不喜欢争斗,也从不让手下的鬼属随意惊扰阳间生灵。这些年,醐州的阴域能保持相对稳定,全靠她维系。也正因为这样,她手下的鬼属都很忠心,想要整合醐州阴域,说服她加入拂晓鬼盟,难度不小。”
“那我们不打架,就好好跟她谈不行吗?”白雪仰起头,看着汪晓,“她说不定会同意呢,毕竟我们也是为了整个江浙省的阴域秩序,还能让她手下的鬼属靠鬼屋的惊吓值提升实力,多好啊。”
汪晓摇了摇头,语气多了几分凝重,“没那么容易。她统治醐州阴域近一千五百年,早已习惯了自己的规则,而且灵汐府实力雄厚,她未必会愿意归顺一个外来的鬼盟。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摸清灵汐府的底细,再找机会接触沈清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