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回归车厢的密语(1/2)
回归车厢以一种近乎亵渎的宁静行驶着。与744次列车内部那种陈旧却尚存人气的氛围不同,这节车厢是彻骨的冰冷和死寂。空气凝滞,仿佛数十年未曾流动,弥漫着金属锈蚀和尘土混合的刺鼻气味。照明设备要么已经损坏,要么极其昏暗,只在车厢两端各有一盏惨白的应急灯,投下长短扭曲的影子,将中央大片区域留给危险的黑暗。
五个幸存者蜷缩在靠近车头一端的几张相对完好的座椅上,彼此隔着距离,像受伤的野兽般警惕。没有人说话,静默岭“勿出声”的规则如同烙印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反射神经上,即便知道可能已经暂时安全,打破寂静仍需要莫大的勇气。
艾文靠在冰凉的厢壁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和其他人压抑的、不均匀的呼吸声。他轻轻活动了一下几乎冻僵的手指,目光扫过车厢内部。座椅蒙皮大面积破损,露出里面发黄的海绵,地上散落着不知名的金属碎片和干涸的、深色的污渍。这里不像载客的车厢,更像一个被废弃已久的移动铁棺。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对面那个中年男人身上。男人正低头检查着自己的袖口,动作沉稳,似乎并未因之前的经历而彻底失态。是他最先发现时钟异常,提醒自己褥单颜色,并在静默岭果断带领大家行动。他显然知道得更多。
似乎察觉到艾文的注视,中年男人抬起头,两人的目光在昏暗中交汇。男人眼神深邃,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疲惫和锐利。他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车厢另一端那片深邃的黑暗,又轻轻摇了摇头,警告意味明显。
艾文领会了他的意思——不要贸然探索。
时间在死寂中缓慢爬行。窗外,雾气已经完全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恒定的、灰蒙蒙的天光,看不到太阳,也分辨不出是清晨还是黄昏。列车行驶的路线似乎也并非来时的铁轨,轮轨撞击的声音更加沉闷,偶尔会有剧烈的颠簸,仿佛行驶在荒废的线路上。
就在这时,那个一直抱着帆布包的老妇人身体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她死死咬着嘴唇,脸色青紫,眼眶里蓄满了泪水,显然是静默岭的经历让她精神濒临崩溃,此刻后怕如同迟来的潮水,终于冲垮了她的堤坝。她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但喉咙里无法抑制地溢出一种极其细微、却在这种绝对安静中显得刺耳的“咯咯”声,像是被扼住脖子的挣扎。
“嘘……”工装男人紧张地做出噤声的手势,脸色发白。
鸭舌帽年轻人也猛地抬起头,帽檐下的眼神充满了惊恐。
但已经晚了。
老妇人似乎完全陷入了自己的崩溃世界,那压抑的抽泣声越来越大,逐渐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呜咽般的哀鸣。
突然,车厢另一端那片浓郁的黑暗里,传来了一声轻微的“啪嗒”声,像是某种湿滑的东西滴落在地。
紧接着,是一阵缓慢的、粘滞的拖行声。
有什么东西……被声音吸引过来了。
中年男人瞬间绷直了身体,眼神锐利如鹰,他一只手已经摸向了腰间,那里似乎藏着什么。工装男人和鸭舌帽年轻人惊恐地缩紧了身体,恨不得将自己塞进座椅缝隙里。
艾文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他死死盯着那片黑暗,手不由自主地摸向了口袋里的车票,仿佛那是唯一的护身符。
拖行声越来越近,伴随着一种细微的、如同无数细沙摩擦的“沙沙”声。一个模糊的、不成形的轮廓在黑暗与光亮的交界处蠕动。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像是一团凝聚的阴影,又像是一滩粘稠的液体,边缘不断扭曲、流淌。它似乎没有眼睛,但艾文能清晰地感觉到一道冰冷、贪婪的“视线”锁定了正在呜咽的老妇人。
老妇人似乎也感觉到了那致命的注视,她的哭声戛然而止,只剩下因极度恐惧而无法控制的、剧烈的颤抖。她惊恐地瞪大眼睛,看着那片黑暗中蠕动的轮廓,嘴巴张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团阴影般的“东西”缓缓地、坚定不移地滑向老妇人。它所过之处,地板上那些深色的污渍似乎变得更加浓郁。
工装男人猛地闭上眼,不忍再看。鸭舌帽年轻人将脸深深埋入膝盖。
中年男人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但他没有动。规则不明,贸然行动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
艾文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想做点什么,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规则和恐惧将他牢牢钉在原地。
阴影触碰到了老妇人的鞋尖。
刹那间,老妇人的身体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扼住,猛地一僵。她的眼睛瞬间失去了所有神采,变得空洞无物。她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血色,变得灰败、干瘪。没有惨叫,没有挣扎,她整个人,连同她紧紧抱着的那个破旧帆布包,就像被投入强酸中一样,开始无声地、迅速地“融化”,化作一缕缕稀薄的、带着霉味的黑烟,被那团阴影贪婪地吸收进去。
整个过程不到五秒钟。
阴影似乎“饱足”了一些,体积微微膨胀,轮廓的蠕动也变得慵懒。它在那片区域停留了片刻,那无形的“视线”缓缓扫过剩余四个僵硬的幸存者,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审视,然后才缓缓地、拖着粘滞的声响,重新退回了车厢另一端的黑暗深处,消失不见。
地板上,只留下一小摊比周围颜色更深的污渍,以及空气中那股新增加的、淡淡的腐朽气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