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偷听心声的祁同伟 > 第83章 花开两朵

第83章 花开两朵(2/2)

目录

刘震动的手指在草案上划过,忽然停在“资金测算”一栏。

“初步估算需要5个亿,我们林城市财政能承担六成,剩下的四成……”

高玉良顿了顿,语气坦诚,继续道

“还得靠省政府的专项债支持。”

“专项债的事,你让财政局直接对接省财政厅,我会打个招呼。”

刘震动放下草案,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里多了几分真切的认可,道

“你这个思路是对的,不搞花架子,先把民生和基础打好

——林城要的不是一时的Gdp亮眼,是长远的稳。”

这话像一颗定心丸,让高玉良紧绷的肩线稍稍放松。

他刚要开口,又被刘震动打断道

“听说你们公安系统现在力度很大?上个月林城的刑事发案率降了近一半。”

“是,同伟同志确实下了功夫。”

高玉良提到祁同伟时,语气里多了几分熟稔,却始终恪守着分寸,道

“市公安局局长是祁同伟,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现在主抓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正好能为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比如修路期间的交通疏导、工地的安全巡逻,他都提前做了预案。”

刘震动点点头,拿起笔在草案上签了个名字,推回给高玉良道

“规划我看过了,省里支持你。你在林城放开手脚干,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不用有顾虑。”

从省政府出来时,秋风正卷着路边的梧桐叶打转。

高玉良拿出手机,给祁同伟发了条短信。

“刘省长已批规划,城西路网下周可以启动前期调研。”

没过多久,祁同伟的回复就来了,带着他一贯的干脆。

“收到,我这就安排交警支队和辖区派出所对接,保证施工期间不出现大规模交通拥堵。”

高玉良看着手机屏幕笑了笑,将公文包抱在怀里,脚步轻快地走向停车场。

林城的秋天总是来得早,路边的银杏已经黄了半树,但他知道,等明年春天,当城西的新路通了车,当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转,这座沉寂太久的城市,总会开出不一样的花来。

而他和祁同伟,一个主抓城市发展,一个守护一方平安,恰如这树上的枝桠,虽朝着不同的方向生长,最终都会为这片土地遮风挡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镜头从林城的建设热潮中抽离,转向汉东省另一股盘根错节的力量

——赵系一派。

此刻的汉东,表面平静如镜,底下却暗流汹涌,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黎明前黑暗”的压抑感,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隐约嗅到权力与利益交织的味道。

赵家的触角早已渗透进汉东的各行各业,从省厅到市局,从重要职能部门到基层岗位,随处可见赵家子弟、旁系亲属,或是踩着赵家路子上位的人。

他们盘踞在大大小小的职位上,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俗语,演绎成了现实里赤裸裸的权力交易规则。

想在汉东政坛往上走?

答案简单得近乎讽刺

——找赵公子。

只要肯花钱、愿站队,职位、资源便会像商品一样送到面前。

伺候好了,说不定还会来句

“今晚的消费由赵公子买单!”

可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那些靠“买官”上位的人,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疯狂敛财,用贪污来填补买官的亏空,再为下一次“进步”积攒资本。

于是,权力成了敛财的工具,贪腐像瘟疫一样在系统内蔓延,没人敢轻易戳破这层窗户纸。

京州市的企业版图里,这股势力的痕迹更是清晰。

曾经的瑞龙集团,如今已更名“慧龙集团”,规模比从前更加庞大,而集团的主管领导名单上,多了一个关键人物

——赵家二小姐赵晓慧,赵瑞龙的亲姐姐。

这位赵二小姐绝非等闲之辈,颇有手段和城府。

自加盟慧龙集团后,她便大刀阔斧推进“洗白”计划。

规范财务流程、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甚至参与公益项目打造正面形象,让慧龙集团从外界眼中的“关系企业”,一步步向正规化、现代化公司转型。

只是这份“正规”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

那些曾经上不得台面的操作

——比如靠权力垄断项目、用不正当手段打压竞争对手、暗箱操作招投标

——并未真正消失,只是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变得更加隐蔽。

慧龙集团的外壳越来越光鲜,内里却依旧流淌着赵家权力的血液,依旧是赵系势力在汉东经济领域的“提款机”和“保护伞”。

如今的汉东政坛,早已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谁敢和赵家作对,谁就会被迅速边缘化。

所谓的“最后一排VIp常年会员座位”,成了圈子里心照不宣的调侃,更是对异己者的无声警告

——要么顺从,要么出局,没有第三种选择。

赵晓慧的到来,让赵家在汉东的势力从“政”与“商”两端形成了闭环,一边用权力为商业铺路,一边用商业反哺权力网络。汉东的这潭水,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似乎变得更加浑浊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