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行隐(1/2)
应天府的晨雾尚未散尽,如轻纱般缠绕在青瓦白墙间,将整个城镇内外衬得愈发静谧。
李潜与江飞并肩踏出应天的身影,刚消失在城门处,一道玄色身影便如鬼魅般从高墙下的阴影中飘落。
那人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往日里一身锦袍、气度雍容的勋贵模样全然褪去,此刻身着紧身玄衣,衣摆裁短至膝下,便于腾挪,墨发以一根玄色发带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与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落地时足尖未沾半分尘埃,甚至未曾搅动周遭的雾气,周身气息仿佛与晨雾、阴影融为一体,若不凝神细辨,竟难察觉此处立着一人,此刻李景隆的身法竟已臻至这般鬼神难测的境地。
他抬眼望向李潜与江飞离去的方向,目光锐利如鹰,穿透朦胧的雾霭,将二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牢牢锁定。
脚下微动,身形便如一缕黑烟般飘出,速度快得惊人,却依旧悄无声息,裙摆扫过地面的杂草,连一丝声响都未曾发出,唯有空气中残留着一缕极淡的、转瞬即逝的气劲,证明他方才来过。
李潜与江飞此刻正并肩走在往东南方向的官道上,二人皆是心思缜密之辈,又历经多番追杀,戒备之心从未松懈。
李潜周身内力暗涌,金针渡厄术的温润气息萦绕周身,能敏锐感知到周遭数丈内的气机波动;江飞更是将素玄经内力运转至极致,听觉、视觉皆提升至顶峰,连路边草丛中虫豸的爬行声都清晰可闻。
可二人一路疾行,始终未曾察觉,身后不远处,一道玄色身影如影随形。
李景隆的追踪之术已然超越了寻常武道的范畴,他与二人始终保持着数丈的距离,不远不近,既能清晰掌控他们的动向,又绝不会暴露自身踪迹,这般隐藏之能,已然达到了“形隐于气,气隐于境”的境界。
李景隆见二人已行至城郊的官道驿站,正驻足歇息饮水,知晓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再继续前行,便缓缓收敛身形,脚下发力,身形如一道流光般折返,朝着应天府皇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一次,他不再刻意隐藏速度,玄色身影在官道上疾驰,风声在耳畔呼啸,沿途的树木、驿站飞速倒退,往日里需一个时辰的路程,他竟只用了不到两刻钟,便已抵达皇城脚下。
宫墙高耸,朱红大门巍峨矗立,侍卫身着银甲,手持长刀,气势凛冽。
见李景隆疾驰而来,侍卫们非但未曾阻拦,反而纷纷躬身行礼,神色恭敬——自李景隆数日前进宫见驾后,朱元璋便下了特旨,允许他自由出入皇城,无需通报。
李景隆目不斜视,脚步未停,径直穿过层层宫门,脚下的青石板换成了光亮如镜的金砖,殿宇巍峨,飞檐翘角,气势恢宏。他一路疾行,未曾停歇,最终抵达了奉天殿外。
此时的奉天殿内,朱元璋正负手立于龙椅之前,望着殿外的天际,身形在烛火下显得有些孤峭。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光影流转间沉凝如墨,泛着暗金光泽,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却依旧身形挺拔,眼底的光芒锐利如鹰,仿佛能洞穿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