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活字识人(8月28日处暑)(2/2)
落点精准得匪夷所思。泥活字在墨色宣纸上碰撞、挤压、翻转、组合……速度极快,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在墨影中急速勾勒、清晰——深陷的眼窝,鹰钩鼻,紧抿的薄唇带着一丝刻薄,最醒目的,是左眉骨上一道狰狞的、斜贯而下的旧疤,以及那双明显异色的瞳孔——一蓝一褐,在墨色的背景中如同鬼火般跳跃!
“目标锁定。西格玛七号,代号‘夜枭’。潜伏位置…”李天枢的目光穿透了墙壁,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某处,“东经118.78°,北纬32.04°。行动代号:‘归巢’。”他低声对着领口一个极其微小的、形如古籍装订铜钉的通讯器说道。
与此同时,李念墨的注意力却被另一个角落吸引。那枚最初滴落墨汁的“人”字泥活字旁边,静静躺着一枚边缘略有缺损的“佛”字活字,大约是某个学徒不小心混入的错版。她脑中灵光一闪,疾步走到旁边的实验台。台上,一枚指甲盖大小、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芯片正被固定在测试架上,表面温度惊人,发出尖锐的“滋滋”过热警报,蓝光急促闪烁,预示着内部算法正陷入可怕的逻辑死循环,濒临崩溃烧毁的边缘——这是她带来的最新一代AI伦理核心芯片,正因无法处理某个悖论级伦理困境而失控。
没有丝毫犹豫,李念墨果断地拔下了旁边几根复杂的冷却液导管,芯片的嗡鸣瞬间拔高,如同垂死的蜂鸣!她修长的手指闪电般探出,精准地拈起那枚错版“佛”字泥活字,看准芯片散热槽的位置,手腕一沉,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将这枚浸润了数百年松烟墨香、承载着古老智慧的泥胎,稳稳地、严丝合缝地扣入了那现代科技结晶的金属凹槽之中!
“咔哒。”
一声轻响,如同古寺晨钟敲在玉磬上。
奇迹发生了。
那尖锐刺耳的过热警报声,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扼住,瞬间消失!疯狂闪烁的幽蓝光芒也迅速暗淡、平复。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枚冰冷坚硬的芯片表面,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柔和温润的金色光晕!一行行微小却清晰无比的繁体金字,如同从芯片内部生长出来,又像是被无形的刻刀瞬间铭刻其上,赫然显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正是《金刚经》中那破除一切执念、直指本心空明的无上偈语!金字流淌着温润的光泽,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宁静智慧,瞬间抚平了芯片内部狂暴的逻辑风暴。那枚嵌入的泥活字“佛”字,边缘的缺损处,竟隐隐透出温润的玉色毫光,仿佛与芯片融为了一体,古朴与未来在此刻达成了完美的和谐。
“沙沙…沙沙…”
角落里的老师傅,似乎被刚才的异象震慑,又或许是心神疲惫,研磨墨条的动作慢了下来,那沙沙声变得断断续续,带着一种迟暮的节奏。然而,就在这研磨声变得微弱的同时,工坊角落里那台人脸识别监控探头的红色指示灯,却如同回光返照般,猛地爆发出刺目的红光,疯狂闪烁,机身发出不堪重负的“嗡嗡”震动!它似乎想要挣脱某种束缚,重新聚焦扫描。
“墨音扰频,干扰算法核心!”李念墨立刻判断出关联,眉头微蹙。
李天枢的目光却投向了案几另一端。那里,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学徒打翻了一小杯清水,水渍正悄无声息地在另一册摊开的宋刻本《梦溪笔谈》的书页边缘缓慢地洇开。清澈的水痕浸润着古老泛黄的纸张,沿着纸面上细微的纤维纹理蜿蜒扩散。奇异的是,那水渍蔓延的路径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在纸面上自动勾勒出极其复杂、精密、不断自我生长的线条网络——节点、连接、层级…竟与最前沿的神经网络初始权重分布图惊人地相似!水痕在古书页上无声流动,仿佛在构建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液态的智慧图谱。
李天枢走到妹妹身边,看着那枚嵌入“佛”字后平静如深潭的芯片,又瞥了一眼那本正在“绘制”未来的《梦溪笔谈》。他拿起案几上那枚最初引发异象的“人”字泥活字,泥胎上还带着微湿的墨迹。他指尖摩挲着那粗糙的笔画,感受着泥土的颗粒感和墨的微凉,轻声道:
“墨能载文,亦能显影人心。字为死物,识人者,不在其形,而在其灵。”他顿了顿,将“人”字轻轻放回字盘,“今日这方寸泥胎,倒真成了照妖的‘活字’了。”
李念墨的目光从芯片上温润流转的金色偈语,移到那本被水渍洇染出神经网络图的宋刻本,最后落在哥哥沉静深邃的眼眸里。窗外,处暑午后的阳光依旧灼热,蝉鸣聒噪,但在这弥漫着陈墨与旧纸气息的古老工坊内,时间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伸、扭曲。水痕在古籍上无声地蔓延、生长,勾勒出的线条愈发繁复精妙,闪烁着微弱的、智慧般的幽光,像是一个沉默的预言,指向人类与机器、古老智慧与未来算法交织缠绕的,那深不可测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