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学生们的“小九九”(2/2)
“这也太离谱了!”
当靳允讲完后,
虽然还不太清楚中级工具体是啥水平,但其他技校的情况他们是知道的。
一般来说,那些成绩优秀的技校生会在毕业前拿到中级工证书。
但现在竟然是刚入学的一个月内就必须完成目标,这太难了!
这对完全没有底子的新生来说简直是做梦!
尽管很多人都在抱怨校长的要求不合理,但汪兴菊和柯东博作为学霸却异常镇定。
两人没有跟着人群喊苦喊累,反而眼睛里透出兴奋和挑战欲望。
刚开始汪兴菊只是因为要攒钱给爷爷治病,这才放弃高考选择上了技校。
原本以为这里的课程会差不少,但没想到文化课都有顶尖教授来讲,专业课更是请到了行业大牛亲自授课,简直不可思议!
……
看到学生们神情各异的样子,靳允笑了笑。
他知道,眼前看着很难,但在系统和蔡斯的帮助下,这批学生的潜力一定可以被激发出来。
“今天的讲话到此为止。”
“下午正式开始第一堂课。”
“现在解散!”说罢,靳允领着三位老师先走出了教室。
安顿好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之后,他回到了校长办公室。
接下去的事就交给那三位老师处理,他也不需要太操心了。
现在只需要等这些学生满足系统的要求就行了。
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启动研发五轴联动高精度加工设备的计划。
他对这个项目相当看重。
因为这类精密设备不仅仅是未来科研军工技术的关键基础,更是龙国制造和军工业进步的重要支柱。
必须尽早在学校里建成这套设备。
同时,他也为未来的自己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制定了一套规划。
他真正的梦想是把飞翔技校打造成蓝星最强大的国防学院。
但做科研,尤其是搞军工方向,光靠技术和人可不行,还要有钱。
目前龙国的军工发展受阻,其实不是缺少人才,毕竟国家那么大,人才从来不缺。
主要问题其实是经费紧张。
这几年龙国坚持富国先于强军的战略路线,在经济与国防之间的资源调配出现了矛盾。
这段日子可以说是中国军工业发展的困难时期。
靳允记得这个困难阶段持续了整整14年才慢慢改善过来。
而现在,其他强国都在争相增加军事预算,用强大的军力来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竞争的优势。
反观龙国,却在大幅削减军费开支,导致军队装备不断落后。
最近几年,军费投入越来越少,已经低到几乎难以为继的程度。
今年的军费比例更是降到了1.01%。
同一时间,东洋国的军费突破了500亿美元。
高居蓝星第二,是龙国同期军费的将近6倍!
因为军费只能勉强维持日常运作,很多装备多年没有更新。
一些部队为了生存,只能自己动手种菜、养猪,甚至开始做点小买卖。
军工企业也不得不转型生产民用品。
而在这样的改革之下,军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好处。
军人工资偏低,许多家庭生活艰难。
尤其是一些驻守在海岛、边疆或高原的士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