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蛛丝马迹(下)(1/2)
隔离工作室内,李文军和吴思远几乎是废寝忘食。两人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如同最顶级的工匠,精心雕琢着那份名为“智能蒙皮集成控制代码V1.0(绝密)”的“毒饵”。
李文军负责的理论部分,引经据典,逻辑严密得令人发指。他甚至在几个非核心的辅助算法上,直接套用了团队前期的真实研究成果,使得整个文档看起来干货满满,极具欺骗性。而在最关键的“创新点”——他命名为“非线性自适应逆动力学前馈补偿”的控制策略核心,他巧妙地嵌入了一个极其细微的数学假设错误。这个错误在静态分析和简单仿真中极难被发现,但在动态、高负载的实战环境下,会像癌细胞一样疯狂增殖,最终导致控制系统产生致命的相位滞后和剧烈振荡,足以让任何先进的飞行器在空中解体。
吴思远则负责将这份“带毒”的理论转化为代码。他的十指在键盘上飞舞,敲下的每一行代码都暗藏杀机。他设置了一个看似用于提升实时性的“内存优化”模块,实则埋下了隐蔽的缓冲区溢出炸弹;一个用于容错处理的“看门狗”线程,其复位条件被设置得异常敏感,极易被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电磁脉冲误触发,导致整个控制模块瞬间宕机;更绝的是,他在数据滤波算法的深处,加入了一段极其隐蔽的“后门”代码,一旦激活,可以向外部特定频段发送极短促的加密数据包,无声无息地泄露拦截弹的实时姿态和状态信息。
“搞定!”吴思远最后敲下一个回车,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看似完美无瑕的代码,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笑意,“这份‘特制大礼包’,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只要他们敢用,保证给他们一个‘惊喜’。”
李文军仔细检查着最终生成的综合文档,也不由得感叹:“若非知情,连我都要被这精妙绝伦的理论框架和实现路径骗过去。秦工这招‘请君入瓮’,真是……妙到毫巅,也狠到极致。”
“对付这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自然要用最猛的药。”秦念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走了进来,目光快速扫过屏幕上的文档和代码,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做得非常好,远超预期。现在,鱼饵已经备好,就等鱼儿闻着味来了。”
“毒饵”被悄然投放至预定位置——“龙盾项目-控制模块-初版测试代码(内部评审版)”,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文件名,在知情者眼中,却散发着无比诱人的光芒。
“织网”行动组的所有监控设备全部对准了那个加密服务器分区,以及嫌疑最大的目标——孙莉。高空无人机、隐蔽摄像头、网络流量监控、通讯监听……天罗地网,已然张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第一天,风平浪静。第二天,依旧没有任何异常访问记录。
控制中心内,负责监控的人员不免有些焦躁。陆野却依旧沉稳如山,他相信秦念的判断,也相信对手的贪婪。
“猎手,要有耐心。”他对着通讯频道淡淡说道。
直到第三天,深夜。
当研究所绝大部分区域都陷入沉睡,只有零星的安全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时,指挥中心内,代表最高警报的红色指示灯骤然亮起,发出低沉而急促的蜂鸣!
“目标动了!用户‘SUN_L’正在尝试访问目标文件!”监控员的声音因为极度压抑的兴奋而显得有些变形,“她正在使用一个权限提升漏洞!绕过了审批流程!她在复制文件!”
主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孙莉的账号操作日志。她不仅浏览了“毒饵”文件的目录,更开始了复制操作,数据正通过一个伪装成“系统日志备份程序”的隐藏进程,流向一个外部设备!
“锁定数据传输路径!确认接收端!所有行动小组,准备!”陆野对着麦克风,声音冰冷如铁,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