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汪汪护卫队13(1/2)
秋阳依旧会在午后准时铺满院子,但不再有之前那种烤得人发暖的灼热,反而像一层薄薄的金纱,温柔地盖在槐树叶上、墙角的柴堆上,还有三只越长越壮的小狗身上。
鹿深时趴在院子门槛旁的石板上,看着溪午和棕子在院子中央追逐一片被风吹落的枯叶。
才不过几个月的光景,他们三个早已不是当初那三只巴掌大、走路还摇摇晃晃的小奶狗了。
身形肉眼可见地修长起来,四肢变得结实有力,跑起来时不再是跌跌撞撞,而是带着一种少年般的轻快与灵动。
鹿深时自己的变化也很明显,黑色的毛发愈发油亮顺滑,贴在匀称的身形上,勾勒出流畅的线条。
他的眼神比从前更加沉稳,总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深邃。
棕子则长成了一副虎头虎脑的模样,棕色的毛发蓬松厚实,跑起来时像一团滚动的小绒球,肚子圆滚滚的,一看就是被爷爷奶奶喂得极好。
而变化最大,也最让鹿深时时常留意的,是溪午。
溪午正追着枯叶跑得欢,雪白色的毛发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随着跑动的动作轻轻晃动,像一团流动的云朵。
他的身形比鹿深时稍显纤细,却依旧矫健,尤其是跑动时四肢舒展的样子,透着一股轻盈的美感。
只是鹿深时越看,越觉得溪午不太像纯种的萨摩耶。
他记得萨摩耶的样子,那些小狗有着蓬松到几乎拖地的长毛,尤其是脖子周围的鬃毛,像围着一条厚厚的围巾,嘴筒子短短的,圆圆的,看起来格外憨厚可爱。
可溪午的毛虽然同样厚实,甚至比照片里的萨摩耶还要浓密,却明显短了一些,贴在身上时能清晰看到身体的轮廓,不会显得过于臃肿。
而且他的嘴筒子也更长一点,鼻尖微微翘起,配上那双琥珀色的大眼睛,少了几分憨厚,多了几分灵动与秀气。
鹿深时站起身,慢悠悠地走到溪午身边,在他停下喘气的间隙,伸出爪子轻轻扒了扒他的脊背。
指尖触到的毛发厚实而柔软,底层的绒毛细密得像绒布,外层的长毛虽然不算长,却根根分明,带着天然的光泽。
前几天刚下过一场小雨,溪午跟着棕子在院子里疯跑了一圈,回来时身上看着湿漉漉的。
鹿深时还担心他受凉,赶紧用舌头帮他舔毛,却发现雨水只打湿了表层的长毛,底层的绒毛依旧干燥温暖,一点也没沾到水汽。
“深时,你看我抓到它了!”溪午没注意到鹿深时的打量,兴奋地叼着那片枯叶跑到他面前,尾巴高高翘起,在身后欢快地摆动着。
枯叶上还带着些许泥土的气息,被他叼在嘴里,显得格外得意。
鹿深时低头,用鼻子蹭了蹭他的脸颊:“厉害。”
一旁的棕子凑了过来,看着溪午嘴里的枯叶,一脸不屑:“这有什么好得意的,我昨天还抓到过一只蚂蚱呢,比这个好玩多了,可惜让它跑了。”
他说着,还懊恼地甩了甩尾巴,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不甘。
溪午闻言,立刻把枯叶丢在地上,好奇地追问:“蚂蚱?是什么样子的?好吃吗?”
棕子歪着脑袋想了想,咂咂嘴:“就是绿色的,会跳,看起来……应该不好吃。”
他之前倒是想咬一口试试,结果那蚂蚱猛地蹦了一下,吓了他一大跳,之后就再也不敢碰了。
鹿深时看着他们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拌嘴,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不管溪午是什么品种,在他心里,溪午就是溪午,是那个会对着他撒娇、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心半天的溪午。
只是有时鹿深时还是很好奇溪午以后到底会长什么样。
院子外的乡间小路上,近来的动静明显多了起来。
以前大多是村里老人慢悠悠走动的身影,或是偶尔驶过的几辆农用三轮车。
可现在,每天都能听到汽车驶过的“嘀嘀”声,有时是小轿车,有时是满载着行李的面包车,从村口一路开到村里的各个角落。
爷爷奶奶也明显比以前忙碌了些,每天早上打开院门,第一件事就是把院子的栅栏门牢牢锁上,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他们三个自由地在院子里跑进跑出,甚至跟着爷爷去后山溜达。
“现在村里车多,回来的小孩也多,你们三个出去乱跑,太危险了。”奶奶一边给他们添狗粮,一边絮絮叨叨地叮嘱着,“万一被车碰到,或者跟别的小孩起了冲突,可怎么办?就在院子里乖乖待着,有吃有喝的,多好。”
溪午趴在栅栏门旁边,前爪搭在门板上,眼巴巴地看着外面。
他能看到村里的小孩子们在路边追逐打闹,能听到他们嬉笑的声音,还有远处传来的狗叫声,心里痒痒的,总想出去看看。
“奶奶,我们就出去一小会儿,很快就回来,行不行?”他可怜巴巴地望着奶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奶奶也懂了他的意思,无奈地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不行哦,小白最乖了,听话。等过段时间,乐乐他们回来了,让乐乐带着你们出去,好不好?”
溪午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
乐乐还要多久才能回来呢?
他已经好久没听到乐乐讲故事了,也好久没吃到乐乐带来的、那种包装很漂亮的小零食了。
鹿深时走到溪午身边,用身体轻轻撞了撞他的肩膀,低声安慰道:“别着急,乐乐很快就会回来的。我们在院子里也能玩,我陪你玩捉迷藏。”
棕子也凑了过来,嘴里叼着一个小球:“对呀对呀,我们玩球吧!这个球是爷爷昨天给我找的,可好玩了!”
他把球放在地上,用爪子推到溪午面前,邀他一起玩。
溪午看着身边的鹿深时和棕子,心里的委屈渐渐散去。
是啊,就算不能出去,有他们陪着,在院子里也挺有意思的。
他低下头,用鼻子蹭了蹭那个小球,然后猛地用爪子一推,小球滚向了院子另一边,棕子立刻兴奋地追了上去。
爷爷奶奶不仅忙着照看他们,更惦记着远在城里的乐乐一家。
每天晚饭过后,爷爷都会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拿出手机,拨通乐乐爸爸的电话。
手机屏幕亮起,乐乐的笑脸很快就出现在屏幕上,旁边还坐着乐乐妈妈。
“爸,妈,你们身体还好吗?”乐乐爸爸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带着一丝关切。
“好,都挺好的,你们不用担心。”爷爷笑着点头,把手机凑近一点,“就是惦记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村里现在可热闹了,好多人家的孩子都回来了。”
奶奶也凑了过来,接过话茬:“是啊,我和你爸给你们种的小白菜都种下去了,就等着你们回来吃呢。还有小黑、小白和棕子,长得可壮实了,天天盼着你们回来呢。”
三只小狗听到“乐乐”的名字,立刻围了过来,趴在爷爷的脚边,仰着脑袋盯着手机屏幕。
溪午甚至伸出爪子,轻轻拍了拍屏幕上乐乐的脸,像是在跟他打招呼。
屏幕里的乐乐看到他们,兴奋地挥了挥手:“爷爷奶奶,小黑,小白,棕子!我好想你们啊!我们再过半个月就回去了,到时候给你们带好多好吃的!”
“好,好,路上注意安全。”爷爷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回来的时候提前说一声,我去村口接你们。”
挂了电话,爷爷还在念叨:“还有半个月就回来了,真好。”
奶奶则开始盘算着,要给乐乐做他爱吃的红烧肉,要给乐乐爸爸准备他爱喝的老酒,还要给乐乐妈妈买些村里新鲜的蔬菜。
院子里的氛围因为这通电话变得更加温馨。
虽然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但那种阖家团圆的快乐,像是提前钻进了这个小小的院子,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棕子趴在地上,嘴里小声嘀咕着:“半个月,是不是能吃好多好吃的?”
鹿深时和溪午依偎在一起,看着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心里也充满了期待。
又过了几天,难得遇上一个大晴天,阳光格外明媚,一点也不像是快要入冬的天气。
一大早,爷爷就出门了,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两个村里搭房子的师傅,手里还拿着铁锹、木板、钉子等工具。
“老头子,你这是要干啥呀?”奶奶从屋里出来,看到这阵仗,有些疑惑地问道。
“给崽子们搭个新狗窝。”爷爷指了指小花妈妈的狗窝旁边那块空地,“小花的窝有点小了,现在三个小家伙都长大了,挤在一起不方便。这边再搭一个,让他们能换着睡,也宽敞点。”
小花妈妈正趴在自己的窝里晒太阳,听到爷爷的话,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又闭上了眼睛。
自从鹿深时他们三个出生后,小花妈妈对院子里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包容。
不管三个小家伙怎么在她身边打闹,怎么抢她的食物,她都从不生气,偶尔还会用舌头舔舔溪午的脑袋,像是在安抚他。
或许是因为这三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没离开过她,朝夕相处的时光,让小花没有忘记他们。
两个师傅手脚麻利,很快就忙活了起来。
他们先用铁锹把空地平整好,然后用粗壮的木头搭起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接着在框架上钉上木板,屋顶则用了几片石棉瓦,既遮风又挡雨。
爷爷在一旁帮忙递工具,时不时地叮嘱几句:“这边再钉牢固点,冬天风大,别吹垮了。”
“屋顶弄陡一点,下雨的时候水能流得快些。”
溪午、鹿深时和棕子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他们干活。
棕子总想凑得近一点,看看那些钉子是怎么钉进木头里的,结果被爷爷轻轻拍了一下脑袋:“去去去,别在这儿捣乱,小心钉子扎到脚。”
棕子只好悻悻地退了回来,和鹿深时、溪午一起蹲在不远处,目不转睛地盯着新狗窝一点点成型。
大概过了一上午,一个崭新的狗窝就搭好了。
这个狗窝比小花妈妈的那个还要宽敞,里面能轻松容纳三只小狗并排躺着。
爷爷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又从屋里抱来了一堆旧衣服。
这些衣服都是爷爷奶奶穿旧了的,洗得干干净净,还带着淡淡的阳光味。
爷爷把旧衣服铺在新狗窝的底层,厚厚的一层,踩上去软软的,暖暖的。
“好了,以后这就是你们的新窝了。”爷爷拍了拍手,笑着对三只小狗说。
棕子第一个冲了进去,在旧衣服上打了个滚,舒服地叹了口气:“哇,好软啊!比小花妈妈的窝还舒服!”
溪午也跟着走了进去,趴在衣服上,脑袋枕着自己的爪子,眼睛微微眯起,一脸享受的样子。
鹿深时则慢悠悠地走进来,在溪午身边躺下,用身体轻轻蹭了蹭他。
从那以后,三只小狗就有了两个“家”。
有时候,他们会挤在小花妈妈的旧窝里,依偎在小花妈妈身边,听她发出低沉的呼噜声。
有时候,他们又会跑到新窝里,在柔软的旧衣服上打滚、睡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